English

杨振宁谈美国学校教育

2001-05-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85年以来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美国人(或其主要科研工作是在美国完成的)有83位,约占65%。一些美国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美国对基础研究的大量投入成就了这种硬环境,美国利用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巨额经费,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科尔韦尔的话说,这些经费都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她说:“我们资助那些最优秀最杰出的人。”

美国学生在一些统一的数学和其它学科的考试中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在第30位。不过,在大学阶段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美国学生更注重于独立思考,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美国不是奥林匹克中学自然科学竞赛的主角的原因。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谈到美国和东方教育哲学的对比时提出,目前美国的学生在考试方面竞争不过来自亚洲的学生,但有人却说,这正是美国经济发达的原因所在。杨振宁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歪理”。他说,美国的教育强调宽、松、活;而亚洲要求的是窄、严、僵。训练方式不同,导致的结果也截然相反。前者培养大胆和自信,尽管有傲慢的副产品;而后者虽说培育了谦逊的美德,但却带来了胆怯和缺乏自信两个副产品。

美国学生对于已经存在的基础性知识视为标准化生产,不愿再花费更多的精力,而是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中,进行新的开发,提出新的问题。例如,美国的法律系学生习惯于苏格拉底式的谈话式教学,课堂教学以探讨和提出问题为主,并着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喜欢在课堂上与老师共同讨论案例,而不拘泥于对法律条文的死记硬背,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科技日报》2001.5.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