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读还是戏说

2001-09-1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鲁迅诞辰120周年之际,首都舞台兴起一股鲁迅作品改编热,并再一次引发了名著如何改编的争议。

这些戏剧作品最大的争议是“解读鲁迅,还是戏说鲁迅”。鉴于鲁迅小说均为短篇,且故事性不是很强,因而编导均展开自己的想象,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创作。于是《孔乙己正传》中的孔乙己就以鲁迅父亲为原型,饱尝人生四大喜事和四大悲事;丁举人也由幕后走到台前,成了孔的冤家对头;孔乙己与几个女人的纠葛更被大肆渲染。这与人们印象中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大为不同。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孟繁华博士对此尖锐地指出,这种演义太拙劣了,丁举人完全是脸谱化的,而孔乙己与四个女人的关系太市场化了,虽然该剧用了正剧的形式,但仍是“戏说”鲁迅和孔乙己。

外国文学专家童道明则认为,编导古榕用了三年时间研究、改编鲁迅作品,是下了功夫的,不是不严肃的“戏说”。

小剧场话剧《无常·女吊》带有荒诞的实验色彩,但并不晦涩难懂,它将鲁迅的小说《伤逝》、《在酒楼上》、《头发的故事》、《孤独者》及散文《无常》和杂文《女吊》中的人物重新组合,以涓生和子君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知识分子涓生的堕落史。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认为,无常与女吊两个舞台形象并非鲁迅笔下的那样神秘又刚烈,因为在鲁迅笔下这两个形象是阴间正义的化身,但在此剧中却成了小丑和泼妇,因而这两个形象剧作者把握得不够好。(《光明日报》2001.9.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