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国的“立国方略”之争

2001-10-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开国之初的美国,围绕“工商立国”还是“农业立国”发生了一场形同水火的争斗,两种立国方略最终合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制定发展战略既要从国情出发,又不可逆历史潮流行事。

开国头10年,美国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外遭英国封锁,内处经济萧条的窘境。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并将美国带入光明的未来,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了被称为“美国工业化宪章”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全面论述了“工业立国”的理论和措施:制造业不受土壤、气候影响,比农业有更大的效率和产出,是美国产业发展的方向。他主张弥合美英矛盾,引进英国的资金、技术。汉密尔顿这一报告把新生的美国引入了时代潮流的主航道。

实践证实了“汉氏药方”的灵验:美国用10多年的时间走完西欧几百年的路。但此政策却招来了南方种植园主的激烈反对。种植园主出身的国务卿杰斐逊也坐不住了。他认为,美国与英国国情不同,欧洲地少人多,只能发展商贸和制造业,而美国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应把工业留给欧洲,美国则走商品农业的道路。随着杰斐逊1800年入主白宫,“杰氏方略”开始吃香。一系列体现农业立国的方针政策开始贯彻执行。

但是,随着英国的战争威胁,以及杰斐逊认为搞工商业的英国必然依赖以农业为主的美国而抛出“禁运法案”,却使美国经济再次陷入困境。严酷的现实证明,不论新生的美国离欧洲列强有多远,它终归要成为工业化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验证了汉密尔顿的预言:没有自己的大工业迟早要挨打。深刻的教训使杰斐逊重新拿起已故政敌14年前撰写的报告,开始执行没有汉密尔顿的汉密尔顿路线。(《中国经济时报》2001.10.1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