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华文明:“多源”与“一元”不矛盾

2001-12-0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年来,随着众多考古的发现,中华文明完全发源于黄河流域的观念受到了质疑,有学者甚至提出要重写历史。

新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和遗物遍布全国各地,大多具有年代久、规模大、水平高、地方性突出的特点,确实足以证明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但我们无法否认这些文化遗址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或盛极而衰,或发生断裂,或不知所终,没有一处可以延续到秦汉以后。而另一方面,这些遗址所在地近代以前的主体文化,无不是自商周至明清间由黄河流域直接或间接地传播过来的。例如,江南地区的良渚文化,在兴盛了一千多年后,到四千年前突然消失。而四千年来的江南文化,尽管不能排除本土的影响,但主要却是来自黄河流域。这一过程在其他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同样在进行,只是时间先后而已。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地理环境因素。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公元初这段时间内,黄河流域曾经拥有比其他地区更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土壤疏松,用简单的工具就能开垦和耕种。在生产力还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文明首先在地理环境最有利的地区发展起来是完全正常的。这就是为什么夏、商、周文化中心最终都会汇聚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因,并最终在这里融合成华夏文化的主要原因。相反,同一个民族迁往其他地区的分支就没有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进步。

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一元性毫无矛盾之处,因为起源于多个不同地区的文化,最终在黄河流域融合为中华文明,并随着华夏诸族的迁移而重新扩散和传播到各地。从这一意义上说,继续肯定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并没有错。(《文汇报》2001.12.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