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年志愿者的热心遭遇行政的冷脸

2002-01-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98年,中专毕业、自学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已经在某家工厂就业的张俊?成为“扶贫接力计划”的一名志愿者,来到山西静乐县的岔上乡任教。

一般参加扶贫接力的志愿者,都是工作一年,可张俊?一干就是两年。第二年中考时,他所带的30名学生中有两人考上了中专学校,一人考上了重点中学。

也许是孩子们的渴望,也许是乡亲们的认可,两年的志愿者教师生活结束后,张俊?决定留下来。当他提出申请后,当时的静乐县县长孟元勋立即签字同意。

让张俊?始料不及的是,他的尴尬遭遇也由此开始。

2000年11月,张俊?拿着有县长签字的申请开始办理成为公办教师的所有手续:先从原单位忻州通用机械厂拿出档案,主管单位给静乐人事局开出了公函,他把档案、公函以及有县长签字的申请书一并交到了静乐县人事局。经人事局、教育局审核后发出调令,派张俊?到娑婆学区任教。小张高兴地上任了,他所在的学校是漫岩村复式小学。

手续办妥了,班也上了。可到了领工资的时候,却见他的名字上被划了一个圈,信用社(工资由信用社统一支付)的人告诉他“被财政局打下来了”,原因是“手续不全”,财政局长没有签字。小张赶紧跑到财政局询问,局长解释说没有看到县长签字的档案。等他再跑到人事局,具体办事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档案袋丢了”。

档案丢了?!小张想,其他的东西经过弥补也许还能找到一些,可“同意调入”的县长签字就难了。其时孟县长已调任他职,见不到这个签字,按规定财政局是断然不能做工资预算的。小张曾再三央求人事局的工作人员找一找,可人家说,“不知丢到哪了,再补一个吧。”

尽管工资没着落,小张还是回到了他的课堂。

这是一个复式班,从幼儿到四年级,两个老师一个是小张,还有一个代课老师,说是两间教室,其实是一座破庙的两间旧房。

一天三顿莜面糊糊加馒头,交通不便吃不上蔬菜,晚上一个人住在孤零零的破庙里,回趟家得翻一座山才能走到大路边坐上汽车,况且来回一趟少说也得10来元钱的车费,工资又没个着落。就是这样,小张也一直坚持着,直到2001年暑假。

暑假过后,小张无法再在静乐待着了,他不愿意再为乡亲们增添负担,也不愿意不明不白地耗着,只好一次又一次地跑。可三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一点转机。

小张对记者说,听说在政府部门办事就是合理合法也得“表示表示”,不知他是不是因为没有这样才遭遇了如此尴尬。

(《中国青年报》2002.1.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