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大代表抨击“腐败后遗症”

2002-01-2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礼不收了,脸好看了,但是,为基层办事的积极性也不高了。”在沈阳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一些来自企业和基层的人大代表说,反腐风暴过后,“腐败后遗症”的阴影开始在少数政府官员身上出现。

一位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忧心忡忡地说,他所在的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眼看报请上市材料的规定期限就要到了,许多应由政府审批的事项还没有批下来。这位代表沉重地指出,沈阳反腐风暴过后,现在找政府部门办事,接待要比以前热情多了,但是,办起具体事情来,有时却显得拖沓了,干事推给处长,处长推给局长,局长再推给市长。

一位来自私营企业的人大代表更是满腹苦衷。他说,由于“慕马案”涉及到相当一批私营企业,很多官员把私企统统看成拖人“下水”的“糖衣炮弹”,处处躲避私营企业,不敢给他们办事。

一位政府部门的人大代表分析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一些干部看到“慕马案”中权钱交易的黑幕和丑陋,感情和信心都受到了重创,直接影响了工作热情;二是一些自身不大干净的干部心有余悸,不敢办事,生怕再招惹麻烦;三是一些想办事的干部也不敢出头,担心热情办事惹来种种权钱交易的猜疑。

惊心动魄的反腐风暴过后,沈阳当地官员的心态需要一个调适和休整的过程。但是,用低迷和疲软的暂时性状态来解释“腐败后遗症”,显然低估了这一症状的严重性。此间人士认为,需要引起人们警惕的是,由于沈阳反腐力度加大,基层办事不敢送礼了,一些官员得不到好处了,办事也就没有动力了。

礼不收了,办事也没有积极性了,这种现象必然引发一个更深层的追问:官员干部的“办事”动力在哪里?如何从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既是老课题,也是新课题。(《工人日报》2002.1.2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