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巫山憾事:天坑奇观竟成垃圾场

2002-02-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与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同为大自然造就奇观的巫山庙宇镇天坑,在当地却沦为了垃圾场。两者相隔仅数十公里,命运迥异,前者准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江南岸的庙宇镇。在小镇外的一个山坡上见到了这座天坑,老远就闻到了一股垃圾所散发出的特有的刺鼻气味。

天坑直上直下的峭壁上长着一些绿色的植物,一大一小两座垃圾山呈半锥形依附在天坑的峭壁上。大垃圾山的锥尖已经与地面齐平。

在天坑所在的玉米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除了每天镇里的生活垃圾往那里倒外,还经常有人将病死的牲畜也扔进天坑里。这些东西腐烂后到了夏天经过雨水的冲刷就全都渗走了。

原来90年代随着镇里的人口增多,垃圾存放成了一大问题,于是镇政府花了4000元钱从村里买下了这个天坑作为垃圾处理场。

庙宇建管所的李高华所长告诉记者,现在镇上的常住人口有一万多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概在四五吨左右,天坑的面积是8亩3分2(约5530平方米),有40多米深,以目前的速度计算,这个天坑还可以再装130年的垃圾。

在谈到往天坑里填埋垃圾是否会污染环境时,李所长解释说,“我们打算在天坑的上面建一个拦水坝,以防止雨水流入天坑。至少在20年内不会有任何影响。”

记者问李所长,“选择垃圾填埋场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法律手续的,庙宇天坑作为垃圾填埋地是否经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回答是,“当时县里还没有设立环保局,所以没有相关手续。”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宋林华教授告诉记者,天坑绝不能成为垃圾填埋地,垃圾中的有机物腐烂后,会随着雨水渗入地下,其中不乏细菌的存在,如果下游的老百姓吃了这种水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宋教授说:“要赶紧治理,否则因为这件事死了人就晚了。如果为省一时的钱,将来在这件事上花的钱会更多。”宋教授驳斥了在天坑上修坝拦水,因为拦了外面的雨水,里面总还会落有雨水,同样会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北京青年报》2002.2.6李晨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