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谨防“标会”悲剧重新上演

2002-03-0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时下,有些地方的“标会”又有所抬头,一些自以为有“本事”、“不怕风险”的人,又开始重操旧业。最近,笔者在闽东某县了解到,尽管时下“标会”的参与者多是亲朋好友、同事、邻里,且对竞标的底数有严格限制,但它与以往相比,同样具有会员动机不纯、信用度不够、缴“会款”能力差等因素。

某女士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不到半个月,就“动员”了十几位亲戚和同事入会。而熟悉她的人,已经为她初步预测了三方面风险:时间太长;“会脚”太杂;会额太高。“会脚”每月要交200元会款,负担不小,拖欠会款、交不起会款的情况,迟早会发生。据悉,某县10年前出现“倒会”现象,涉及金额上千万元,虽经有关部门和法律干预,有的参与者至今也只是拿到一张白条,连“母钱”都没有完全拿回。有位因“参会”而损失4万多元的企业职工非常后悔地说:“当时真是热昏了头!”

对此,有识之士预测,这种“民间标会”方式,若长此下去,又将重走以往“停会”、“倒会”,引发家庭破裂、亲友反目成仇的路子。

(《金融时报》 2002.3.1 孙继平纪行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