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技校的出路何在社会观察

2002-05-0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西安:不与市场接轨 技校大多日趋萎缩

陕西省建材技工学校招生办主任张志林实在不愿回忆1997、1998两年的日子:自己拿着学校的招生简章到各县劳动部门联系,人家理都不理。面对一年甚似一年的严峻形势,从事招生工作多年的张志林“感到技校走到了尽头”。

不止是张志林,陕西省大多数技工学校都在这几年遭遇了强劲的寒流。该省目前在册的技工学校有178所,10年前一年报名14万多人,招录六七万人;到2000年,全省报名仅1.3万人,招录不到1万人。很多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到了难以开学的程度。为了生存下去,有的改为普教,有的采取各种手段招揽水平低下的学生。

“技校也有辉煌的过去”。陕西省技工学校指导中心副主任张延成在回顾技校的发展历史时说,技校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办以来,不管是由国家部委办的,或是由行业或企业办的,在劳动力按计划分配的时代,招生就等于招工,读技校就等于就业。

然而,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有企业改制,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技校生就业的主渠道日渐不畅;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不论什么岗位,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也严重影响了技校学生就业;更有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宁肯花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高薪聘请技术专家,也不愿花几百元、几千元去培训一名技工。还有,中国老百姓普遍有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都想让孩子去读大学,而不愿让上技校、当工人,走在下岗、失业的人群中,甚至因此爱情受到挫折。

尽管如此,在西安市服务学校校长王勇看来,外部因素不是主要的,技校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对市场反应太迟钝。

1994年王勇出任校长时,该校面临的情况是:从1990年开始的4年间,学校的专业设置由10个萎缩到了3个,全校有140名老师,学生却只有110人。有老师开玩笑说:“我们带上‘研究生’了。”

王勇惊讶地看到,老师还在教宾馆客房服务专业的学生“笤帚要放到客房的门后边”、“往房间送开水要注意礼貌”之类的内容。在一个遍地大酒店的时代,在西安这样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城市,学校的教学内容竟然还停留在办招待所的水平上,怎么适应社会的需求?

那么,技校难道真的已走到尽头了?

广州:技校报名排长龙 毕业后学生挑岗位

在全国许多技校惨淡经营之时,广东省有一批技工学校却办得红红火火。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秘书长陈乙洲把秘诀概括为“市场化”。

目前广东省186所技校当中,省重点和国家重点技校有40多所,平均在校人数超过3000人。2001年技校招生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招生7.07万人,首次超过中专。

去年的招生季节,广州市公用事业技校门前,前来报名的学生排起了长龙,队伍一直逶迤至大马路上,阻塞了交通,不得不请警察维持秩序。校长谢明告诉记者,该校当年录取的学生平均分超过了普通高中的录取分。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工业化进程将加快,这些都为技校教育带来大好的发展机遇。”——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吴伟成校长认为,必须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

这所学校名为“冶金技校”,实际上一个冶金专业都没设,专业设置完全根据市场需求。例如机械专业新设了“机电与数控技术”,学生既要学车工、钳工、电工,还要学习现代化的数控技术。

广东省出版技校面对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出版行业改革核心的趋势,迅速开设了电子音像、图文信息处理、电脑美术设计、网络多媒体等新专业,由于无法购得相应的教材,只好自己动手赶编试用教材。为紧跟世界前沿的出版印刷技术,该校去年还派教师前往美国学习了一年的“信息传播”,今年下半年还将继续派3位年轻教师前往奥地利学习一年的“机械”与“网络”。

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办学效益又为教师提供了丰厚的收入。在广州市公用事业技校,一些教师每月缴的个人所得税高达上千元。这样的学校,当然不怕上级“断奶”。

广东省出版高级技校今年有750名毕业生,早在今年1月份,绝大部分就已被企业“定购”;剩下的不到100人,不是企业不要他们,而是他们在挑企业。

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也非常抢手。一到毕业前夕,广州本田轿车厂、广州地铁等单位都会找上门来索要毕业生。校长吴伟成甚至有些担心:如此好的就业形势会将部分学生的“胃口”吊高,而对工作挑肥拣瘦。

记者采访了广州其他几所规模比较大的技校,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均高达95%以上。

“出口”通畅,“入口”就没问题了。一到招生季节,吴伟成校长甚至不得不躲起来。

面向新世纪,技工教育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与市场接轨,要么彻底关门。广东省的技校之所以在全国技校行业陷入困境的时候能够一枝独秀,是因为它们转向市场转得早、转得快,社会办、行业办、企业办,还有股份合作制以及海外资助办。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而便利、灵活、实际、高效的办学体制是它们决胜市场的共同法宝。(《中国青年报》2002.4.23—2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