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黑客部队”搅起网上战火

2002-06-2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网络已无处不在。而网络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高技术实体,它的脆弱性也是与生俱来的:其薄弱环节可侵入,可破坏,可干扰,难以抵挡来自外界的攻击,给国家安全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隐患。

肆意泛滥的计算机病毒、无网不入的“黑客”正使网络变得更加脆弱。全世界现有20多万个“黑客”网站。每当一种新的“黑客”袭击手段产生,一周内便可传遍全世界。

计算机网络中存储、传输着大量机密信息,吸引着各国间谍的注意力,计算机网络间谍应运而生。在海湾战争中,来自荷兰的自由间谍利用计算机网络大量窃取了美军的军事情报。

计算机病毒悄无声息地隐藏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不动声色地瘫痪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大敌。目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病毒攻击能力。各种名目的病毒有5000余种,而且每天还有4种新的病毒出现。

一种全新的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为主要对象的网络攻击正不断发展,这就是计算机网络战。网络改变了人类进行战争的方式:不费一枪一弹的战争威胁已经现实地摆在面前。当受到攻击时,你甚至会茫然不知。可是,网络进攻所带来的“杀伤力”往往是传统进攻所无法比拟的。网络进攻可以导致国家政治失控、经济混乱、军队战斗力丧失……

这一切并非是危言耸听。1988年11月2日晚,美国防部战略C 4 I系统的计算机主控中心和各级指挥中心相继遭到计算机“蠕虫”的攻击,共约8500台军用计算机受影响,其中6000部无法正常运行。美军的通信和指挥一时陷入混乱状态。不到10小时就从美国东海岸横窜到西海岸,使众多的美国军用计算机网络深受其害,直接经济损失上亿美元。

1991年的海湾战争。开战前,美国中央情报局获悉,伊拉克从法国采购了供防空系统使用的新型打印机,准备通过约旦首都安曼偷运到巴格达,随即派特工在安曼机场偷偷用一块固化病毒芯片与打印机中的同类芯片调了包。美军在战略空袭发起前,以遥控手段激活病毒,使其从打印机窜入主机,造成伊拉克防空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程序发生错乱、工作失灵,致使防空体系中的预警和C 3 I系统瘫痪,为美军顺利实施空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是第一次将网络战的手段运用于实战。

“网络边防”不可一日无防。为了捍卫“网络领土”,需要培养高水平“网络战士”。所谓“网络战士”就是指那些具备广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网络攻防技巧的专门人才。曾因1998年2月入侵美国国防部及4个海军系统和7个空军系统的电脑网络而名声大噪的跨国“黑客”领袖——以色列青年埃胡德·特南鲍姆已被以色列军队接受入伍。这是军事史上首次公开吸收“黑客”入伍。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的军队更注重在军队内部培养“黑客军”。网络战部队必将成为未来的新军。

有专家评论说,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家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物理学家的战争”,那么21世纪的战争将是“电脑专家的战争”,因为网络时代的战争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以往的战争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国防报》2002.6.1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