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音像制品为何没有定价

2002-07-1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出版物市场,无论是书籍、报刊、软件都有十分明确、细致到位的定价,惟独音像制品一直是随行就市,其价格让人眼花缭乱。一是价格高得让人咋舌。北京西单某商厦,从英国引进的动画片《天线宝宝》,单碟装,售价120元。二是乱得让人迷惑。西单图书大厦里,《爱国者》卖40元,《蛇眼》50元;在一般的音像店里,15至20元的价格就能买到;到了路边小贩的手里,10元一张;而在网站上只需花4至5元。三是变得让人不适。一些过时的进口大片DVD,会从100多元下调到30多元。

“音像制品从一开始就没有定价,国外也是这样!”中国音像协会副秘书长王炬说,“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机构对音像出版商的定价予以监督和管理,现在还属于市场行为,按照行业惯性来操作。”

某音像批发市场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则解释说:“音像制品的知识产权含量高,所以成本价格具有不确定性。”碟片的价格绝非单纯的化工制品的价格。一张碟片的硬成本(化工原料和制作工艺流程)不过0.8至1.5元,但其中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就很难有一个定值。

音像制品的知识产权与书籍有很大的不同。王炬说:“书籍的知识产权成本核算相对简单,透明度高。”音像制品就不同,要经过二度创作。“知识产权的含量越高,成本越难确定。”音像制品的知识产权,不是简单的属于哪个人。

某音像批发市场的负责人披露,市场的混乱还有其他原因,如有些音像出品商把一个音像制品的版权暗地里同时卖给几个制作商,制作商又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部音像制品;还有,有的出版社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早已将成本收回来了,这以后价格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北京青年报》2002.7.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