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涂俏:不同寻常的记者生涯

2002-07-2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涂俏自1998年4月开始一系列体验式采访以来,住过10元店,做过DJ女,客串过啤酒女郎,艰难拉保险,黑店访“婚托”,与精神病人为伍,追踪神秘“医托”,掀开婚介所黑幕……她就这样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责任心和正义感,逼近观察,所完成的上百万字的报道开创了中国新闻史上很多个“第一”。

下面是涂俏寻访艾滋病人的经历:

2000年4月,深圳市HIV抗体确认室主任冯铁健医生打电话告诉涂俏,有一位35岁的艾滋病患者,愿意接受记者采访。

第一次见面时,涂俏非常自然地握住了那位患者的手,那一刻,他含着泪水对涂俏说:“你是上帝送给我的礼物。”由于他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涂俏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路人”——过客的意思。

与小路的第一次深谈是在一家咖啡厅。涂俏当时非常紧张,而小路偏偏一说到激动处,唾沫星子就乱飞,甚至溅到她脸上,心虚的涂俏马上跑到洗手间去洗脸。当晚回家后,她马上给冯医生打电话,冯医生告诉她,吃饭、握手、交谈都不会传染艾滋病,可她仍心有余悸。

大约过了一个月,涂俏终于战胜了自己,经常忘记小路是个病人,很自然地与他握手,一起吃饭、交谈。小路高兴起来,会拍拍涂俏的肩膀,涂俏也会摸摸小路的衣服,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涂俏甚至自己出钱陪小路到泰国他曾经打工的地方,去看那里的艾滋病人是怎样抗争,又怎么被病魔摧毁的。还和他一起回潮汕老家吊唁他的阿弟。看着小路在一步一步走近死亡的最后日子里的努力、不安、恐惧和眼泪……涂俏说,她自己也分明在经历着一场与生命的诀别,体验着社会对艾滋病人的种种偏见,以及艾滋病患者心底里的孤独、脆弱和眷恋。

“说实话,我挺怕,整个夏天,我都穿着长裤,怕蚊叮传染。”涂俏说,周围的人也怕她会带菌,对她敬而远之。然而,从“涂记者”、“涂俏”到后来的“战友”、“小妹”,小路这样改变着对涂俏的称呼,又让她坚信这180个日日夜夜换来的不只是一批珍贵资料,更重要的是用心体验着并得到另一颗心的信任。

2000年10月19日傍晚,小路弥留之际,小路说了一番颇为豪壮的话:“我愿做一块铺路的枕木,让中国这辆清除艾滋病的列车从我身上碾过!”

涂俏说,作为一名记者,她无力让小路活得更长些,只是希望读这本书的人们,能够珍爱自己,也珍爱别人。正如她在《世纪之痛》的后记中所说:“在世纪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艾滋病的确是可怕的,假如有人从我这本书中读懂了真正的恐惧,我也认为,他读懂了一切。”(《解放日报》2002.7.19)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