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外文不计成本行吗

2002-08-1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杜祖贻,1936年生于香港,祖籍福建同安。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讲座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讲座教授。近日,他在谈及中国人的外语教学时说:

现在的趋势看来有点手足无措,在中小学阶段不断增加外语课程,到了中学和大学,则倡用外文课本,用外语去教学,研究生院更要向英美看齐,让研究生用英文撰写论文,一些大学的教师也非用英文著书及在国外刊物上发表不为功。以至于中文成为次要语文,成了舍本求末。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加、澳等英语语系的国家,学生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仅为中国学生的一小半。因为他们的母语本身就是今日的国际学术语言。而中国学生学习中国语文的负担已经不轻,学习外语的时数又十分庞大。以香港为例,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上英文课的时数约为2400小时,再加上用英文去学习其他学科的时数,以及下课后自习英文的时数,用于学英文的时数可达六七千小时。这与西方学生用于学习外文不超过1000小时比较,每名学生须多消耗5000多小时的光阴去搏取一门外文的起码能力,这无疑是极大的消耗。

如果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以至大学教授,能省去一部分学习外文的时间用于深入的科研、缜密的思考和直接的写作,他们的成就会较今日的表现更为可观。当前的情况是一种弱者追赶前者并自动向强者让步几千个学时的畸形学术和教育的竞赛。

学习外文既是求进步的先决条件而非学不可,同时又造成了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消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解决学术语言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若干年后中国将会被融入以西方为主宰的文化和语言体系中,进而还会导致全民对本土文化自信的消减。

不必让数亿人都成为外文专家。学而无用,便是浪费。全国人口只要能训练20%精通中西语文的人才,对科研、外交、政治、工商、贸易、旅游等事业,就可应付裕如。(《光明日报》2002.8.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