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籍整理:困窘中期待重现辉煌

2002-09-0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谈到如今的古籍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室副主任周绚隆感慨万千。他说,从自己编辑的古籍来看,稿件的总体水平在下降。有的书稿居然出现了“赤壁千里”译为“大地一片通红”、王羲之的“十七帖”译为“十七种帖子”等现象。断句出错、注释有误、引文不准确等问题也很常见。

业内人士认为,古籍整理的质量与整理者的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在点校“二十四史”时,白寿彝先生就曾说过:“通家校书,自古如此。”周绚隆说:由于许多学术单位规定整理古籍不算学术成果,很多人都不愿意花几年的时间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古籍整理者水平的下降,一是文献检索的能力下降;二是作品阅读积累不够;三是对原文吃得不透,注释和正文不符。同时,编辑的基本功也在下滑。

中华书局古籍一部主任顾青说,古籍整理人才出现青黄不接,市场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目前,一些亟待整理的古籍因销量有限而无人问津。顾青认为:国家应该资助古籍出版,把古籍出版事业当成行政事业来管理,规定某些出版社每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古籍整理任务,不要考虑市场因素。(《光明日报》2002.8.1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