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石钟山讲述“石光荣”的真实人生

2002-09-0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小说作者石钟山

与父亲至今未能沟通

1981年,不满16岁的石钟山在内蒙赤峰当上了空军的雷达兵,那里离蒙古、前苏联不远。环境之恶劣,让他终身难忘,那里是“一年刮两次风,一次风刮半年”。他深感委屈,“其实调动,就是父亲一个电话的事”,但他知道父亲永远不会拨通这个电话。

“你父亲就是石光荣那样的人吗?”电视剧播出之后,石钟山很多次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总是“石光荣身上有一点父亲的影子,但又不完全是。”

和石光荣一样,父亲13岁就加入了抗联部队,打了20多年的仗,战场是他的世界。他爱听军号,通常跑步上下班,快到办公室时,姿势、速度像冲刺,从来都把下棋和足球当成战争看待,喜欢站在沙盘或地图前排兵布阵,热血沸腾地演练作战部署,喜欢带兵训练,听他们喊杀的声音,坚信自己能赶上第三次世界大战,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在石钟山的记忆里,父亲是个特别强悍的人,仿佛主宰着一切,他以“大一统”的方式统帅着全家,打仗的激情已经融进了他的血脉,打仗之外,一切皆为附属,父爱的光辉与温暖在老爷子那里被藏得很深很深。

电视剧中的石林最终和父亲言归于好,石钟山却说,那是一个充满了戏剧性和理想色彩的情节,事实上,直到现在,他也没能与父亲真正沟通。

在部队时,他每次回家和父亲一直处于吵架状态——两个性格都不太外露的人,不善于用行动和语言去表达情感,很难融合在一起。

石钟山热爱文学对父亲而言是“瞎耽误工夫”,父亲只选择四类电视节目:新闻联播、军事新闻、足球和天气预报,报纸他也只看《人民日报》。老爷子固执地认为,新闻、天气是真的,其他都是扯淡。电影只看黑白片,《上甘岭》、《南征北战》是真的,彩色片是假的,不认。

那么在全国播得红红火火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老爷子会不会看呢?石钟山语气肯定地说:“他肯定不看,他也不清楚我现在干吗。”

生活积累成就“父亲系列”

母亲是个医生,与电视剧中的石光荣和褚琴差不多,革命的需要将他们捆绑成了革命夫妻。几十年的夫妻生活,两位老人不断冲突着,磨合着,然而最终谁也没能改造对方,父亲被历史和时代塑造成了一个职业军人,母亲的情感一如既往的丰富细腻。

小时候,石钟山害怕听到父母吵架,怕听到他们摔东西的声音。成人后的他说,其实现在想起来已经习以为常了,他觉得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仔细想想还挺好玩的”。其实这是两种文化的冲突,生活习惯的冲突,父亲是个出身农村的大老粗,母亲来自城市又是医生,这是两种不能调和的文化。

几十年后的今天,石钟山说,许多服从组织决定的白发满头、子孙成群的老太太对革命婚姻的态度大多是认命。但认命并不表示她们对丈夫没感情,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

1989年,石钟山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1991年至1997年,他被组织抽调给部队老首长写回忆录。那时,他接触了许许多多老军人,跟他们聊天,做采访。这段日子的积累成就了日后的“父亲系列”,这些以“石光荣”为主角的中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一代有理想主义支撑、具有英雄主义气概的纯粹军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生活。(《文学报》2002年第1319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