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甲申三百年祭》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

2002-09-2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在重庆《解放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这篇被毛泽东当作“整风文件看待”的文章,其主题思想一直被认为是防止共产党人骄傲自满、蜕化变质。这确实是其内容之一。然而笔者认为郭文当时的主题思想并非如此,而在于剖析明亡原因,鞭挞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并预示其灭亡的历史命运。它是当时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在史学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

从写作背景上来看,郭文发表于抗战后期。这时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其反动腐败的一面日益暴露。为此,中共中央明确指示,要利用国民党允许讨论宪政问题而“冲破国民党的限制,使民主运动推进一步。”此时恰逢明朝灭亡三百周年,郭文便利用“纪念明亡”这种“迂回”曲折的斗争方式抨击国民党的反动;另外,郭文特选于明王朝倾覆、崇祯帝上吊的3月19日发表,这凸现了“纪念明亡”的主题。如果是纪念李自成的失败,那就不是“甲申三百年祭”,而应是“乙酉三百年祭”,因李自成是失败于1645年即农历“乙酉”年。

从郭文的内容来看,郭文有约1/3的篇幅是专门叙写明末封建统治的反动黑暗,剖析明亡前夕阶级矛盾的尖锐激烈,其他内容也与“明亡”有密切联系。而专门写李自成部队骄傲腐化等内容仅约占全文1/7。

对于影响极大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应恢复其主题思想的本来面目。这样可使我们更恰当、全面地确定该文的史学地位和价值。

(《北京日报》2002.9.2唐正芒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