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织补大王”吴兴扬

2002-11-2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已70多岁的吴兴扬,因为有一双巧手,便有了不平凡的经历。面对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的记者,这位身怀绝技的老人侃侃而谈。

补好烫煳的珍贵丝巾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代表团的一部分衣物在北京饭店清洗。一天,一位师傅熨烫一条天蓝色丝巾时,一烙铁下去,一个角上的46朵花就粘在了烙铁上了。当得知这条丝巾是尼克松夫人的,那位工人吓得出溜到了案子底下。

很快将此事报告了礼宾司,大家在想办法时提到了吴兴扬。

“如果是烫坏了一个洞,我可以织上一些花,但这个角的两层绢纺却是被烙铁粘掉了,这下可麻烦了。但翻来覆去一看,发现这条丝巾对面相称,花纹也是对称的,这就有办法了。”

经过冥思苦想,吴兴扬终于想出了解决方案,他先后找到当时的化学研究所和纺织纤维研究所,寻觅丝巾上的那种纱线。

两个研究所立即组织人寻找并染出了几十种颜色的纤维。经过一昼夜苦干,吴兴扬终于织补好了这条丝巾。

在归还丝巾时,外办接待人员如实向总统夫人做了解释:“很抱歉,夫人,你的那条丝巾在我们熨烫过程中不小心给烫煳了。”总统夫人马上就皱了眉:“哎呀,别的丝巾给我烫煳一百条、一千条都没关系,惟独这条丝巾不应该给我烫煳,因为这是我结婚时用过的,是纪念品,平时我在美国也不戴……”接待人员又告诉她说:“夫人,虽然丝巾烫煳了,但我们有一种特殊的织补工艺,又给织补上了,请你过目。”夫人仔细察看后并没有发现任何破损,便认为是在和她开玩笑。直到她拿到灯下一照,才隐隐发现了衔接处。于是她又笑了,说:“想不到你们中国有这么高超的织补技术。我要将这条丝巾拿到美国博览会展览。”

据说,这条丝巾至今还在一个展厅陈列着。

宁波少年潜心学织补

20世纪30年代,出生在宁波船工家庭、12岁的少年吴兴扬到上海一家洗染店里做学徒,四年学徒结束时,他的织补手艺已在上海滩小有名气。

此时,美国青年霍尔在上海的干洗店普兰德也开张了,他决定要招一些织补工,但有一个条件,要招的人必须会英文。吴兴扬在偷偷地补习了三个月英文后,被录用了。凭着他的手艺,每月挣到75美元。

周总理调普兰德进京

1956年,英国工党领袖埃德林来访时,他的一件衣服在东城区一家较大的洗染店清洗时被烫坏了,当时外交部提出赔偿,他说不要赔,一件衣服没关系。后来他在香港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拿出了那件衣服,说:“这种尼龙丝的衣服在我们西方很普遍,可中国却不认识这种料子,结果给烫煳了。他们连这种料子的性能都不了解,还能纺出来吗?所以,我认为中国是很落后的。”这件事很快就被周恩来总理知道了,他问当时的副总理李先念,中国是否有更好的洗染店,李先念告诉他:有,在上海。于是不到一个月,吴兴扬便随普兰德迁到了北京,这年他31岁。

1958年国庆节前夕,中央领导要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一批外国代表。但会见用的桌子太大而没有合适的台布。呢子台布一共有12块:6块是红的,6块是绿的。桌子有12米长、4.8米宽,“长度没问题,主要是宽度解决不了,因为机器的幅度有限。”

当时有人建议,用缝纫机把这些呢子连接起来,但遭到领导反对,因为太难看。后来又考虑绣上花草,把接缝盖住,但又觉得不严肃。这些台布最后又送到了吴兴扬手里,这时距使用日期只剩下5天了。他带了3个徒弟住进了人民大会堂。

来访的一位纺织专家看到台布后,很奇怪地问:“你们中国有那么大的机器吗?怎么能织出那么大的台布呀?”翻译告诉他,我们有一种织补技术,可以把几块呢子织补在一块儿,你要多大我们可以给你拼多大。于是专家趴在桌子上,翻来复去地找那个接缝,但他失望了。

为毛主席织补衣服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经济很困难,毛主席一套较新的中山装只有在正式场合或者接见外宾时才穿。送到普兰德洗熨的毛主席的外衣,多是衣袖的肘部坏了,每次织补,吴兴扬都将磨损处悉心剪掉,然后用放大镜一针一线按纹路织好。

毛主席曾对他说“你织得很好哇!有你给我织补衣服,我就不需要再做新的了。”

1987年吴兴扬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一个织补店,如今他的顾客都是些普通人。(《北京广播电视报》2002.11.1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