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毕业生:游离于体制外的“自主就业”

2002-12-0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03年,我国高校大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将要毕业,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30%,而社会需求则是增长缓慢或与往年持平。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实际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提供了大学生自主就业的社会环境,并且,已有一批勇敢者在亲身实践。那么,他们的状况如何?社会还应当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毕业后,小张的档案被退回了原籍宁夏。如今,坐在北京东三环一家知名外企办公室的她说:“我不在乎档案关系,从经济收入上讲我觉得很稳定,没有什么不踏实的感觉。”对小张而言,“有一张身份证能证明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就够了”。

没人统计过全国共有多少“黑档案”,据保守估计,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目前以这种身份居住在北京的就有40万人左右。

在走出大学校门之前,李桦没和任何一个单位签约。老师批评他太挑剔,“连新华社都不去,还想去哪里?”

李桦对自己的选择至今不后悔。他先来到了憧憬已久的深圳,半年后,他开始不喜欢这个“没文化底蕴”的城市。很快又在北京一家新报纸找到了工作。李桦说,选择了体制外,就要尽情享受体制外的好处。他喜欢自己掌握未来的那种感觉。如果在体制内,他这个上班半年的毛头小子想从深圳调往北京?“门儿都没有!”

李桦班上有30多个同学,其中将近20人选择了“北漂”。

同学中月薪最高的要数在京城一家电视台工作的柳清了,“只要认真工作,月薪8000元没有问题”。没有各种社会保险,也没有劳动合同,但让柳清觉着心理平衡的是:即使每月拿出3000元买商业保险,剩下的还是体制内工作的同学收入的两倍。

在电视台打工的小彭,没有各种社会保险,也没有劳动合同,但让她觉着心理平衡的是:月收入8000元。她把大部分的收入存入银行,“既然身份证不能证明我是北京人,要在这里稳定地生活下去,买一套自己的住房大概是最好的办法。”

抱着小彭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在今年北京秋季房展上,刚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成了大客户。“有了房子,就在北京扎下根了。”不少年轻人都这么认为。

“体制外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就业的主体。”劳动科学研究所郭悦博士说,“可是,我们的社会、政府部门对此准备得还远远不足。”

一张写着外地地址的身份证,给异地生活、工作的人增添了无穷麻烦。除了就业买房、结婚生子这些人生大事,在买手机、租车这样的小事上,户口都构成了不小的障碍。“这不公平!”留在北京打工的罗先生很激动。他所在的电视台每年底都有广告分红,然而,这个差不多抵得上一年工资的分红,必须是在人事部门有档案的正式职工才能拿,“就连看大门的大爷都有份,为啥我们编采人员却没有”?

不仅如此,小罗说,因为台里不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所以解雇人很随意。那些“正式工”犯了错,最多也就一个处分而已,而“临时工”因为一个小错或不小心得罪了领导,就会被台里“开”了。

尽管户口是许多人的心痛,但专家最担心的却是“这些年轻人的未来”,因为户口的藩篱正在逐步被打破,而体制外就业者的社会保障还未提上日程。(《中国青年报》2002.11.21—2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