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龙应台潇洒别官场

2003-03-1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月10日,做满一届台北市文化局长的著名作家龙应台辞官回归作家本色。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1999年8月,龙应台突然在德国的家中见到万里求将的马英九。盛情之下,她应允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

一时,台北政坛文坛轰动。作家李敖更是预测她上任不及3个月就会拂袖而去。不少文化人对龙应台担任文化局长是“既恐惧,又期待”,甚至猜测她通不过官场的“考验”。

3年多来,龙应台每天工作16小时,带着文化局150个同仁,打造台北“国际文化都市”,使台北文化土壤日见丰厚。

龙应台说自己当年是带着四大问号进入政坛的:一个在创作领域浪漫不羁的文人在政坛是不是也可以坚“忍”不拔?文人可以大破,但可不可以大立?知识分子的理念经不经得起现实的考验,会不会是换了位子就换了脑袋?所谓权力让人腐败,我这个文人经不经得起权力的测试?

“如今,四个问题都有了答案:文人可以坚‘忍’不拔,可破可立,可以言行一致,可以经得起权力的考验。”从书斋走到官场,再从官场回归书斋,龙应台借用苏东坡的“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形容这种角色的转换。

文人从政经受考验

一如她文风的犀利,龙应台当局长的风格也十分具有个性。她第一次到“议会”接受质询就和“议员”们杠上了,口角起来,而且被扣上污蔑“议员”的帽子。若是作家龙应台也许早就火了,大笔一挥,犀利的文章就出手了。但是,已经决定封笔3年做单纯的“文化局长”的龙应台这次居然一反常态地道了歉。

龙应台更善于以软性的手法来对付咄咄逼人的政治压力。去年台北市“议会”审议文化局预算,“议员”姗姗来迟。龙应台突发奇想,请来台北市交响乐团现场演奏,以等候迟到的“议员”——透过弦外之音,表达她的抗议。

谈到从政体验对今后写作的影响,龙应台说,以前写文章是看到一个钟表的表面,而这3年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拆下了钟表后面的壳,看到了钟表的内部构造,看到了每一个齿轮是如何衔接的,大大小小的齿轮是如何走的。有这种经历后再来写文章,会有很多的不同。(《钱江晚报》2003.2.2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