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间组织是应对疫情的生力军

2003-05-1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因为“非典”,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自由人社会”的“一盘散沙”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无组织”结构特征。比如进城农民工这样的人,遇到像“非典”这样的传染性疾病,一些人很快就作出了离京回家的决定,他们的这种盲目和冲动,加上他们的极端分散,人员流动的信息难以掌握,有可能给防疫工作带来被动。

即使国家有关方面发布相关规定要求人们就地务工,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民间中介组织,要及时、准确地把相关精神传达给农民工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非典型肺炎蔓延以来,我们既看不到社会中间组织去前线慰问一线医务人员,也很少看到他们在后方募捐支援前方,也看不到他们做社会安抚和疏导等工作。

诚然,面对社会危机,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主导性作用,但政府不可能代替一切。社会民间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在此时的作用往往就非常巨大,它虽然做的是一些“拾遗补阙”性的工作,但关键时刻,非政府组织是开辟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第二战场”的生力军和最值得依靠的力量。只要非政府组织足够发达,绝大多数“自由人”就一定会在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中找到自己的“组织”,非政府组织就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管理”,和他们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没有非政府组织的有效沟通,社会将会呈现出彼此“隔离”、互相阻碍的“断裂”状态。这决非社会的福音。

因此,我们不应该到了临时抱佛脚时才急切地呼唤非政府组织的出现,而是要考虑平时如何为它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土壤和环境。(《南方周末》2003.5.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