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北巨贪丛福奎堕落内幕

2003-06-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03年4月29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受贿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丛福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位高官的演变轨迹中,竟然暴露出罕见的另一面:背弃信仰,思想颓废,信神求佛,投拜在女法师门下,成为一名有佛号的俗家弟子;竟与算卦测命的“女大仙”勾搭成奸,沆瀣一气,贪婪索贿,构成了世纪之交贪官阵营中一道荒唐奇特的“风景线”。

厦门走私大案牵出“河北巨贪”

2000年4月20日,香港盛康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丛真,因涉嫌走私被福建厦门公安局执行逮捕。没过几天,丛真为立功赎罪,主动揭发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曾向其索要巨额钱款,其中一笔是25万美元。

原来,1996年初,香港一个经济贸易代表团来到石家庄,河北省委指派负责金融的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出面接待。香港商人丛真与丛福奎在这次活动中相识。

1998年春节刚过,丛福奎把电话打到香港。丛真让财务人员从公司银行账上提出25万美元。他先坐飞机到天津,然后又到石家庄,2月18日,提着包走进丛福奎办公室。

“女大仙”巧言套牢“副省长”

作为常务副省长,正常工作花费有公家报销,个人生活消费工资也够了,丛福奎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我不要钱,我全给了殷凤珍。”他如是说。

殷凤珍何许人也?

时年47岁的殷凤珍,出生在吉林省一处偏僻的山村里,她9岁时因受惊吓卧床不起,随后整天胡言乱语,称自己“神灵附身,是天上的神仙”。穷困的父母无奈,只好让正上三年级的她辍学在家。

20岁那年,她嫁给了城里一个工人,生下一男一女。她时时没忘自己有“神功”,整天走街串巷,给人看病,号称“殷大仙”。上世纪80年代,全国兴起气功热时,为了增加一点胡吹乱侃的资本,殷凤珍又一连参加了几个气功班。功理功法没学完,她便感到“天上仙气”与“自身功夫”合二为一了。

1993年,殷凤珍抛下丈夫和孩子,只身一人闯北京。

正当她命运不济之时,有人介绍她与自称是台湾商人、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办书画和武术培训班的李某相识。初次见面,“殷大仙”便把什么人体学、气功论等等天花乱坠地吹了一番。最后,她又施展“发功治病”的绝活,让年近花甲的李某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聘她为“特别助理”。

从此,李先生借着“大仙”名义广招学员,而“大仙”也借着“台商”的大旗四处给人“治病”。

不久,有了一些积蓄的“大仙”专程回东北,与丈夫解除了夫妻关系。

1996年,“殷大仙”在一次给人“看病”的过程中听一位病人谈起他有一位至交叫丛福奎,在河北省当副省长,常年有胃病,而且还是东北老乡。于是,“殷大仙”要这位病人帮自己写了一封介绍信,便直奔石家庄。

初夏的一天,丛福奎的秘书接待了殷凤珍。随后秘书又将“殷大仙”引进了丛福奎办公室。“殷大仙”自报家门,并说是专门赶来治病的。

老乡?治病?54岁的丛省长将信将疑。

正当丛福奎犹豫之时,“殷大仙”走上前去,上下打量一番,指着他的肚子说:“你胃里长了一个大包!”丛福奎心里一惊:“怎么?一不号脉,二不问诊,用眼睛就能瞧出自己有胃病?”

“殷大仙”闭着双眼,做出一副运气的样子,不管副省长愿不愿意,两只手在他胸前翻来覆去地比划了一番问道:“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见好?”丛福奎体会了一下,倒没什么难受的感觉,随口回答:“见好,见好。”

“我是您的好友推荐来的,不但会治病,还会算命。”说着,“大仙”一边递上那封推荐信,一边说起了奉承话。

见主人没有驱客之意,“殷大仙”便神侃起来,称自己利用神功在京城治好了不少名人的病,并与他们保持着密切关系……

双方交谈投机,“大仙”于是提出要为石家庄一位气功功友解决办培训班场地的问题,丛省长满口允诺。

“大仙”见到丛,如同找到“救星”,临别时,千叮咛万嘱咐,要丛省长一定去北京作客。

不久,丛福奎果真到京探望这位“大仙”,一来二往,两人关系便密切起来。

官场失意 副省长遁入“空门”

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丛福奎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的渴望泡汤。随后,河北省省长职务调整,作为常务副省长的丛福奎,也未能如愿扶正。垂头丧气的丛福奎便来找“大仙”诉苦。

丛福奎1942年出生于辽宁省宽甸县农村,从基层一步一步干起,逐步走上高级领导岗位。1995年6月调来河北任职时,他把爱人及子女留在老家。三个月后,他升任常务副省长。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官欲膨胀,对权力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当升迁未果,便顿觉前途黯淡,心灰意冷。

“大仙”不愧为“世外高人”,她看丛福奎一脸沮丧的样子,笑脸开导:“别灰心,前两天,昌隆法师来咱这儿,我让法师给你预测了:多攒钱,做善事,第一步当省长,下一步升书记,最后进中央!”

为验证“大仙”的灵性,1997年11月,丛福奎和“殷大仙”及其哥哥殷凤军专程踏入佛教圣地五台山。不久,五台山白云寺女住持释昌隆师傅在北京为他灌顶(意为消业障、长智慧),又在他头上洒“圣水”,专门举行皈依仪式,收他为佛门弟子,法号“妙全”。在这之前,“大仙”和殷凤军也投在女住持门下,法号分别为“明如”和“妙乾”。

师傅说:你这人有佛相、官相,福气大,你做佛事吧,你把白云寺这个佛事(指捐款)做好了,能保你修成正果。

随后,女住持坐上了一辆红色“桑塔纳”轿车,轿车前门两侧醒目地印着“河北省三宝弟子妙全供养”。为了联系方便,“妙全”为师傅捐献了价值4000余元的手机。

不久,丛福奎出资100万元在北京买了一处200平方米的楼房。房内,设了佛堂,置办了家具,他和“殷大仙”一人一把钥匙,两人同居起来。一到周末,丛便让司机把自己从石家庄送到北京,因担心司机“坏事”,每次他都提前下车,然后,边打电话召“大仙”回家,边“打的”直奔安乐窝。

丛的秘书这样评价“顶头上司”:丛福奎认识了殷凤珍后,生活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行为变得神神秘秘的。烟也不抽了,酒也不喝了,肉也不吃了,改吃素了。在他家里会闻出烧香的味道。他常说:“现在社会上好人越来越少了,老百姓都要信佛就好了,佛教比较文明,教人如何行善积德、不做坏事,信佛的人多了,社会也就安定了。”

师哥师妹做“善事”演“双簧”

做了佛门俗家弟子,丛福奎决定多做“善事”。

他对“大仙”说:“跟我干吧。经济上你们不用管,只要你们听我的话,我领着你们好好干。”

“大仙”说:“这地方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每年大殿的租金就是40万元。你是政府官员,怎么会有钱呢?”

丛不耐烦:“兴他台湾商人李某有钱,就不兴咱们有钱?我掌握国家的政策、法律,你不懂。”

1997年底,这一对师哥师妹就筹备办公司。师哥指示说:“办公司的资金由我负责。”

师妹忙答:“如果赔了我负不起责任。”

师哥说:“用不着你负责任,你就管好公司的钱款支出情况,当个名誉法人,给公司起个名字,准备注册公司吧。”

过了几天,丛福奎来到大殿,把一个黑色密码箱交给了师妹“殷大仙”,并说:“这里是50万元现金,名字就叫‘龙吟’公司,快去办理注册手续吧。”

1998年1月,“大仙”和台湾商人李某分手后,在北京成立了一个“龙吟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每项业务从计划、洽谈,再到付诸实施,几乎都是丛福奎决定。起初,没有什么业务可干,几个人就密谋更大的“发展”。

为了“发展”,俩人演起“双簧”。

在北京一家高级宾馆,丛让秘书找到正在北京办事的广东某公司董事长王某。

王某推门看见丛和一名浓妆艳抹的女人谈兴正浓,不好打扰正要退出,丛急忙叫住王某并向他介绍“大仙”。未等介绍完,“大仙”那双眼睛紧紧盯住了王,把王盯得浑身不舒服。正当王某不知所措之时,“大仙”说话了:“你一生坎坷,最近要有灾祸。”

“灾祸?”王某一愣。

丛福奎忙帮腔:“大师有神功、会算命。你就积德行善吧!修个庙,行善事,不仅免灾,而且对你的家庭和事业都有好处。”“大仙”出谜面,省长揭谜底,王某心领神会:“建庙免灾?要多少钱?”

丛说:“你出1000万元。”

1000万?王某惊出一身冷汗。

“大仙”见王犹豫,忙上前发“仙气”:“心诚则灵,要不怎么能消灾?消不了灾,命玩完,再多的钱有啥用?”接着又施一通法术,把王某弄得晕头转向地离去了。不久,丛多次打电话催要,王某东拼西凑,先后送给“大仙”美金1万元、人民币53万元。

一天,丛借到北京开会之机,打电话让自己曾经帮忙贷款1000万元的石家庄某公司老总李某到他住所。起初,丛关心地问起李某企业经营情况,最后,丛说:“我朋友的一家公司,急需资金50万元,你给解决一下。”

李一听这么大金额,脸色都变了,丛站了起来,一甩衣袖:“这么点事,都办不了?你去想办法!”随后,不容李分说,挥手送客。

几天后,丛又两次打电话催要,李没有办法,只好拿出50万元。

转眼到了2000年2月,这时李因资金短缺,又打着丛的旗号两次向银行贷款7000万元。丛听说后,找到李某说:“文化宫那边修庙,你捐点款,行行善,老佛爷显灵,对你的企业有好处,个人、家庭都可免灾。”

丛省长发话,一向善于讨好的李便说:“那我就捐点。”

丛又说:“捐钱还不能拖得太久,得心诚,心诚才能显灵,还不能乱说。别的事先放一放,先把这个钱拿出来,等以后你们公司资金有困难,我再帮你协调贷款。”就这样,丛以修庙、免灾为由,又两次向李某索要人民币500万元。

索要现金,数额大,不宜携带,丛干脆用起了转账支票。李某是丛福奎老乡,通过关系找丛帮忙,他在北京八达岭和河北秦皇岛都有业务。1998年12月,丛福奎在北京梅地亚饭店见到李,问李公司效益怎样,李忙说可以。丛说:“你要有实力,拿出280万元做善事,修建寺庙,将来能给你回报。”做大官的老乡狮子大开口,李不好说什么,忙说给安排一下。丛接着说:“做善事要心诚,这钱我一分不用,你如果同意的话,按这个地址和账号把钱汇过去。”

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

2000年6月25日,丛福奎作为省委领导“三讲”教育联系人来到张家口市怀安县。在“三讲”教育动员大会上,他慷慨陈词,作动员,提要求,大谈特谈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党风廉政建设的模范。

会下,秘书汇报说:“省长,有两条消息,一条是好消息,另一条是坏消息,省长愿意听哪条消息?”

丛听后一愣,忙说:“当然要听好消息。”

秘书说:“现在有人说你要当省长。”

丛乐了:“老佛爷终于显灵了,当省长轮也该轮到我头上了。”

随后,秘书告诉他另一条消息,说中央要找他谈话。中央找人谈话还能是坏消息?大概是谈当省长的事吧。他急着往回赶,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这时,他接到一个从福建打来的电话,说“有人倒槽了”。正做着省长美梦的丛福奎,顿觉一股冷气冲上头顶。从张家口返回石家庄,途经北京,他急匆匆地找到殷凤珍和殷凤军。

他脸色阴沉地说:“听说中纪委要找我。”不等丛把话说完,“大仙”插话:“当省长吧,我早就给你算过!”

“什么呀,他们是要我交待问题。”丛福奎一脸沮丧,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此时,自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大仙”也没了主意。丛福奎严肃地吩咐:“不管谁问你们,凡是我交给你们的那些钱,都别说我知道。”几个人密谋一番后,丛自感万无一失地回到石家庄。随之,被中纪委实行了“双规”。

面对他们早就制订的攻守同盟,面对他们口口声声做善事的谎言,办案人员辗转祖国大江南北,终于揭穿了这个打着佛家旗号疯狂敛财的“河北巨贪”及其“狐朋狗友”的犯罪事实。(《法制与新闻》2003年第6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