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惑及创新

2003-06-1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讲坛哲学”滞后于“论坛哲学”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取得了许多成绩: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原来的封闭走向开放。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第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路日益多样化,出现了“体系重建派”、“对话比较派”、“语境回归派”等不同的研究范式。

但是必须承认,学术成果目前还主要停留于“论坛哲学”领域,并没有在“讲坛哲学”中及时地得到反映。所谓“讲坛哲学”主要是指作为教科书形式出现在各类课堂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谓“论坛哲学”则主要是指以学术著作、论文以及学术讨论的形式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教科书不及时吸收和消化“论坛哲学”的积极成果,势必使“讲坛哲学”陷入自我封闭的怪圈之中而难以自拔,并被受众所冷落。因此,改变“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的失衡发展状态是目前当务之急。

应该指出的是,当前“论坛哲学”出现了一种研究倾向,就是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剥离开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纯学理性的研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目前正面临着三大不容忽视的“危险”:一是要告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要教条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三是要经院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者殊途同归,结果都将葬送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正视并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赢得新的发展繁荣的重要思想前提。

超越“本本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看,必须解决好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关系问题。

首先,经典文本研究是绝对必要的。经典文本能为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理论支持,提供智慧和方法。其次,现实问题研究更需要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生活哲学、实践哲学。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使命。第三,现实问题研究与文本研究不应该孤立地进行。当文本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要反对无视现实而固守文本的本本主义,同时也要警惕以现实变化为借口而抛弃文本根本宗旨和原则的虚无主义。真正的出路是要毫不犹豫地以现实为根据和出发点,在文本所提供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概括总结现实实践的新经验,提出新见解,实现文本的突破和理论的创新。(《社会科学报》2003.6.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