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干部扛红旗,农民饿肚皮”

2003-07-0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安徽省休宁县和祁门县,连续两年调低部分乡镇虚报的农民收入,结果重新戴上已经摘去10多年的贫困县帽子。此举遭到了黄山市一些领导的批评,认为“有损黄山形象”。

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2002年工作总结中写道:“全乡农村总收入为1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0元”;而记者拿到的洽舍乡贫困情况的汇报材料上却写着:2002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16元。

副乡长张翠英说,上报的1360元是出于多种考虑的“形象数字”。

为何会有“形象数字”?记者在休宁县汊口乡得到一种说法。汊口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原计划上报1900元,县里不同意,要求上报2100元。但是,到了全市分乡镇统计时,汊口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又变成了2215.23元。

长期担任村干部的璜尖乡徐家村村支书吴坤亮说,1999年全村农民收入只有七八百元,结果报了1800多元,这实际上是“干部扛红旗,农民饿肚皮”。

去年歙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70元,没有完成增长100元的任务指标,有市领导听后不高兴地要统计部门再调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县里干部的“主观因素”造成的。一市领导还批评休宁、祁门两县向上反映本县部分乡镇贫困问题的做法,认为是“为了几个扶贫款卑躬屈膝”,“损害了黄山的形象”。

黄山市市政府的一位中层干部说,去年底市里研究扶贫问题,听说市重点扶持的贫困村比以往增加了20%,市领导马上不悦地反问,贫困村怎么会越扶越多?弄得职能部门左右为难。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2年10月,黄山市特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共6万人,比1997年末多两万人。(《中国青年报》2003.6.3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