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艺术人生》变味儿了

2003-07-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艺术家”年轻化

艺术家本身和他的艺术创作给观众带来的应该是对人生的思考,一种人生慰藉。《艺术人生》早期不事张扬、沉着扎实的定位和节目散发的人生积淀,就像栏目背景的蓝色绒布的感觉,温暖高贵;就像片头中滴落的水珠,晶莹而朴实。可当越来越多的年轻艺人、明星偶像走进节目时,我们发现《艺术人生》正在离“艺术”越来越远。

总觉得年轻明星成长道路上的体验,还无法承受“艺术人生”两字的重释。因此,我们无法忍受张柏芝、赵薇、陆毅、黄磊、陈坤这类偶像明星与一些名流大家齐名同称“艺术家”;无法忍受《艺术人生》竟然会对李亚鹏、周迅的私人生活甚至绯闻逸事津津乐道;对李琦、巩汉林的业余生活兴趣盎然,最无法忍受的是《艺术人生》一心追寻的高雅艺术品位在娱乐力量的冲击下偏离方向,失去本色。

越来越煽情

已经有人在说,“艺术人生”现在是越来越“打动”人了,“动人”得几乎每一位上场嘉宾事先都不得不作好下场前泪洒襟衫的准备。采访赵薇,朱军非要提人家奶奶去世的事情不可,显然就是想让赵薇哭,赵薇死活不上套:“我知道你就是想让我哭”,可是最后还是哭了;采访那英,终于又把人家弄哭了,朱军特别得意地掏出纸巾说:就知道你会这样,我们都准备好了;采访大山,一开始大山就说“我一定不哭”,结果后来朱军请了个所谓的心理大师问了个问题,愣把大山也弄哭了……

嘉宾的选取太狭隘

节目组将嘉宾的选取范畴几乎就定位在“影视”上,戏曲界那么多艺术家,他们从事过解放前的天桥卖艺,经历过建国后的革命风雷,其艺术积累与感悟,非一般演员能比。文学、曲艺、舞蹈、建筑、美术等等这些一个个可以想见的潜在成功访谈对象,为什么一直被《艺术人生》遗忘着?难道只有影视才是艺术?

(《钱江晚报》2003.7.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