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主旋律”与“多样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003-07-2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电影界,也包括整个文艺界,“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这个口号喊了多年,却对它缺少明晰的理论诠释,以至于有相当多的创作者都对这个口号存在着某种误解。似乎我们的作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主旋律的,一部分是多样化的;“主旋律”是时代精神比较强的,“多样化”则是娱乐性比较强的。甚至很多制片单位,都曾明确提出过要“两手抓”:一手抓要脸的,一手抓来钱的。

“突出主旋律”与“坚持多样化”形成了二元对立,这成为一种理论误区,导致在创作实践中产生了后果:一些所谓的“主旋律”作品,“假、大、空”,甚至是枯燥的说教;而又有一些作品,则在“多样化”的掩护下表现出马克思所尖锐批评过的那种“糟糕的个性化”倾向,基本上是胡编滥造出来的,离实际很远,离生活很远,离群众很远。

我认为,“突出主旋律”与“坚持多样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表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活动,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突出这个主旋律,是我们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共性。但这种共性,又必须通过千姿百态的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具体作品去实现。遥想当年,周恩来总理要求为国庆十周年出一部献礼影片。当时,长影的艺术家们拍出了著名的《五朵金花》。这是一部非常优美的观赏性很强的影片,与我们现在某些号称“献礼片”的作品是大相径庭的,但有谁能说《五朵金花》就不是“主旋律”而是“非主旋律”呢?(《电影文学》2003年第7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