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抠门”老板——金庸

2003-08-0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明报》曾经历了早期极为艰苦的岁月,但即使在财源广进以后,老板金庸也厉行节约,到了抠门的程度。对此,金庸说过:“我办报办了几十年,对于一磅白报纸的价格、一方英寸广告的收费、一位职工薪金和退休金、一篇文章的字数和稿费等等,长期以来小心计算,决不随便放松。为了使企业成功,非这样不可。”

与其他大报相比,《明报》的工资低,福利薄,这是《明报》从编辑、记者、校对到排字房、机房工人的同感。他们对金庸最不满的地方,就是工资加得少,连退休金都“缩水”。《明报》港闻版编辑黄陵是个老员工,做了十几年,因为年龄关系,到1980年他提出退休,希望能安享晚年。金庸给他发了一笔约数万元的退休金,黄陵表示不满,认为他有心压价,一怒之下,他找金庸交涉。他说:“我的退休金,应该不止这个数目;这笔钱我就不打算要,我会全部用在全港报纸登启事,声明黄陵在《明报》打工,现在退休了,只得数万元退休金。”这件事最后以金庸补钱给黄陵而了结。

金庸一直强调《明报》从不“炒人”,但员工忍受不了低工资会自动离职。金庸自己的解释是,《明报》是一家有地位、工作环境稳定的大机构,员工虽然工资较低,总比在一家工资较高,但工作环境不稳定的机构工作好,因为不用面临随时可能的倒闭。在金庸看来,办报纸完全不同于写武侠小说,而是一项十分实际的事业,钱是很实际的。所以他对《明报》员工一直实行“微薪制”。他公开说:“明报有四百员工,每人加一百,一年就是几十万。”他对年轻人说,在《明报》工作是他们的光荣,别看就这么一点工资,还有人排队想进来。

金庸给作者的稿费也很低,但由于《明报》的专栏地位高,香港不少专栏作家都是从《明报》出的名。1948年出生的林燕妮曾被金庸称为“香港最好的散文作家”,1972年她开始为《明报》撰稿,后来开辟了“懒洋洋的下午”专栏。她要求金庸增加稿费,金庸的回答是:“你那么爱花钱,加了又花掉,不加!”另一位女作家亦舒也要金庸加稿费,金庸则回答:“你又不花钱的,加了稿费有什么用?”亦舒为此在她的专栏里“骂”金庸,说他是刻薄爬格子动物。虽然文辞尖刻,但金庸看了,不仅不生气,还笑着说:“骂可以骂,稿照样登,稿费照样一点不加。”(《金庸传》傅国涌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