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振兴东北战略提出的时机

2003-08-2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8月4日,当中央振兴东北的决策被媒体推向公众时,很多人都关注着一个问题:东北的改革为什么会在此时被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说,“回顾中国改革的20多年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动作是从东南沿海开始的。原因之一是那里与外界沟通方便,有着开放的自然基础。新世纪伊始,西部又被列为开发的重点。这种走势是为了大局。”

但东北作为中国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公有制”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明显。毛寿龙分析说,如果过早地对东北进行改革,势必事倍功半。但在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推行了11年,人们已对改革的方向达成了共识,所以现在对东北进行改革,有关争论会小得多。

在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凯看来,东北的地缘政治状况也是这次改革的背景之一。目前,中国对俄罗斯、朝鲜、蒙古这些邻国都采取了“做好邻居”的外交政策,这为东北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在谈到东北改革的经济背景时,李凯认为,尽管我们现在提出新兴工业化的道路,但新兴工业化和传统工业化最基本的属性是一致的,仍然是以重化工业为基础。

“大国起飞时可能有不同的路径,但必须有完善的工业化体系。从政治、国防来讲是如此,即使不考虑别的,只考虑我们本身的经济安全,也应该有重化工业为基础的体系。”李凯解释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是集中全国力量搞重工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矫正,又到了另一个关节点——20年产业结构有一点‘矫枉’的兆头,有向轻型化、下游化、消费者化倾斜的特征。这下矛盾又暴露出来:材料工业开始上来了,但装备工业和其他重工业没有上来。即使没有国家产业政策,产业规律也会对促进上游产业提出要求。”

东北当地的一位官员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前三极”——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塘地区,发展重化工业的基础和条件不如东北。“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在未来20年内实现现代化,其中包括工业化”,他说,“这也就是中央拟把东北作为经济增长第四极的重要原因。”(《南方周末》2003.8.14)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