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归途”气势如虹

2003-10-1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文化碰撞引起震撼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孟繁树说:“回归题材的作品,看了不少,好像都淡忘了。看了《归途如虹》后,它勾起了我们很多回忆,引发很多联想,心灵里面引起很多震撼。它已经远远超越了军事题材的层面,上升到一种更高的文化层面。在回归这种大的历史事件中,几种文化碰撞写得非常好。比如救火有一些神来之笔,出乎想象之外。对内地人来说,救火是一件好事,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牺牲精神。可是这种牺牲精神在香港的特殊环境下,尤其在回归的大的背景下,却演变成了一种事件。事件的结果是我军的两位优秀指战员受到处分。这是一种代价。一般的情况下,英军在戏中可能被丑化,把他们负面的东西夸大,漫画化。这个编剧的高明就在于,既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英军,也站在一定的文化高度来看待英军。

浪漫艺术征服观众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指出:“《归途如虹》最终以无法抗拒的感染力征服了观众的,是中国当代军人英雄群像的风采。”孟繁树评论说:“时涛这样一个人物不仅是我军极有前途的将领的代表,而且他在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男人。这个小伙子的时代感非常强,他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不但是卓越的,而且是现代的,甚至是超前的。尤其是人物关系的设置有巧妙和独到之处。香港女记者爱上时涛很不容易。中国过去最忌讳军队英雄被美女所爱。现在好了,最美好的女人爱上我们最有才华的军人。这才是梦,才是大家所希望的。我们过去写我们的军官,主要写奉献精神、任劳任怨,没有写他们的梦。艺术主要是制造一种梦,只有梦才能真正征服观众,给观众以希望,把观众带到浪漫的境界。(《羊城晚报》2003.10.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