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生甘为中国牛

2004-02-2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阳早 寒春

2003年12月25日,86岁的美籍专家、原机械工业部顾问阳早因病去世。在讣告上,有一句“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评语,此为阳早夫人寒春执意添加上的。寒春解释此话:“我们在中国呆了一辈子,是为了信仰而来的。”

早在1992年,阳早去美国做心脏手术前即立下遗嘱:一、不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二、捐献遗体;三、用最简单最省事的方式处理骨灰;四、为全人类的解放奋斗一生(自我评价)。

阳早去世后,寒春将他体内的心脏起搏器摘下,说:“可以留给买不起起搏器的人。”她还坚持“不用给他穿衣服”,理由是“人都死了,穿衣服太浪费”。如此,一块白布裹着阳早遗体去了另一世界。护理阳早两年的特护俯在阳早身上哭泣,寒春劝说:“人总是要死的……”之后,有人要把享受副部级待遇的阳早的骨灰安置在与他职位相符之地,寒春却提议树葬,“埋在牛场能看见牛的地方”。在寒春坚持下,阳早的骨灰暂存在某地,春天时再树葬,但对于寄存费40元,寒春心痛又生气:“太浪费了,没必要花这个钱。”阳早去世第二天,有关领导看望寒春。寒春只字不提阳早,两个话题反复追问:“牛场丢了9头牛,这个损失比农民偷吃了天价葡萄的损失还要大,牛的亲属链断了……”再就是牛场搬迁事宜。2004年1月16日,笔者按约采访之时,寒春正在电脑前打文字,说要为悬而未决的牛场搬迁继续上书:“……有的单位要占奶牛场,我的牛怎么办?农田以惊人的速度流失,农田对环境有好处……”其专注之情消除了笔者“人还在丧事中”之顾虑。从她脸上,丝毫不见丧夫之痛。笔者措辞谨慎地问起阳早,寒春停下手中活,笑说:“人活的时间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活着的时候都干了什么事。”寒春说阳早

一生干的事——养牛,追求的是始终不渝的理想——解放全人类。

阳早、寒春的生活简单至极,被有些人误解为“一对傻老外”。阳早身体健康时,外出工作一般都带饭。一次去天津,他带的是两个馒头,两个鸡蛋,两个苹果。午饭时,他还分一半给司机。阳早70岁前,都是骑车进城或去部里办事,供他专用的桑塔纳成了公车。阳早、寒春的二儿一女都降生在渭河之滨,说一口地道的秦腔,3个子女都理解并尊重父母的执着信仰。

1946年8月,阳早、寒春受《西行漫记》影响,从美国辗转到达延安。1955年,阳早、寒春带1000多头牛落户西安草滩农场,立誓说:“要让贫奶的中国人都喝上新鲜牛奶!”

从1982年开始,阳早和寒春一直在位于北京昌平沙河小王庄的农机试验站从事牛群饲养和改良。20年的苦心经营,他们使小王庄的奶牛闻名全国。2003年,每头牛的牛奶产量达到9088公斤,位居全国之首。曾享有盛誉的“卡夫”酸奶即源自小王庄奶牛,现其牛奶供应“三元”乳制品厂。

人们称赞阳早、寒春是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和具有牛的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阳早曾笑答:“我们吃了中国人2万斤粮食,做了一点有益于人民的解放事业,应该的。”

 (《北京日报》 2.20 李言 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