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负婆”生活看上去很美

2004-04-2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随着贷款消费的普及,“负婆”作为比较特殊的女性贷款消费群体,真实生活究竟怎样?

“成了负婆就不敢随意跳槽了”

在北京东四十条附近一知名日本广告公司工作的顾女士,是一名典型的“负婆”:单身、年轻、收入不错。

她现在住的是几年前炒得挺火的“荣丰2

008”。首付10万,掏空了她3年的积蓄,还找朋友借了近6万元。走进30多平米的房间,感觉更像是一个豪华的学生宿舍。房间里没有厨房,仅仅在进门处的桌子上放置着一个微波炉。顾女士说,她现在的打算是多多赚钱,再买一套像样的房子,然后把这套房租出去。

再买一套房的压力就是顾女士目前最大的动力。她说,刚工作时一起进来的几个小姑娘都跳槽了,可我不敢跳,负债能把一身浮躁洗干净。她本来打算回学校读研究生,但一想到脱产学习就等于失业,几年以后就业压力可能更大,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管怎样,我还是喜欢我的生活,如果不负债,恐怕这样的‘标准间’也要十年以后才能住上。”顾女士说,买房以后,感觉上就不再是“北漂”了。

有“赤贫负婆”,有“名义负婆”

记者接触的第一个“赤贫负婆”是在一家中央级媒体工作的谢女士。几年前,谢女士看中了石景山五芳园的一套房,当时房价四千多一平米,但是户型比较大,谢女士考虑到这里离单位比较近,一咬牙找银行贷了20多万买下了。前年又贷款买了辆POLO,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收到入住通知单的时候,谢女士才发觉还有一批躲不掉的费用等着她交:公共维修基金、物业管理费、有线电视初装费、水电气费、取暖费,交完后,本来打算做装修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直到现在,20多平米的客厅里仅仅摆着一张双人沙发、一个小茶几、一个电视柜,卧室里只有一张床。

由于单位没给上“三险”,谢女士现在最怕的就是生病和失业。她贷款以前是不折不扣的“派对动物”,常常张罗着到簋街吃饭,到“钱柜”唱歌,现在是不敢吃好的,不敢穿好的,不敢玩好的,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花,“生活品质比以前大大下降了。”她告诉记者,现在觉得挣多少钱都不够用,几乎每个月月末都找人借钱。

“名义负婆”极少,一般因为单位效益好为员工支付车房贷首付,或者是他人为其提供资金资助,因此,这类“负婆”往往只承担名义上的负债。虽然经济压力不大,但是大部分“负婆”告诉记者,借债就意味着被套牢,“只要是你的名义贷款买下的,都表示你所挣的每一分钱都得先喂饱银行。”

冲动消费让“负婆”痛并快乐着

负债消费的诱惑是巨大的,各种资讯给年轻女性们展示了一副美丽的图画:精装楼盘,新款私车,可以透支的信用卡……靠着银行这个“大债主”,似乎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提前预支十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才能享受得到的生活。

然而,越来越多的“负婆”告诉记者,“负婆”生活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在每月15号交月供的期限都是悬在我头上的达摩克利剑。”在公关公司上班的洪女士一提到做“负婆”的感觉,就是一副“痛并快乐着”的表情。而更多的负婆则干脆说自己负债消费是“打肿脸充胖子”。这种现象,被专家认为是冲动消费的一个表征。(《新华每日电讯》4.23赵?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