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疾病背后的文化隐喻

2004-05-1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电视剧《血疑》曾风靡一时。片中的女主角患上了白血病,于是,她的形象平添了一份特有的柔美、凄楚,赢得了观众的同情之泪。可见,疾病背后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审美指向。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带来的就是对这种文化意蕴的沉思。在书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

艾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

艾滋病是20世纪后期降临的一场灾难,由于它的传播方式与性行为、尤其是反常的性行为有关,理所当然地,艾滋病在某种意义上被看作是性放纵的结果,难怪艾滋病承受了如此严厉的道德评判。

疾病的隐喻提示我们,在文化层面上,疾病从来都是负载着价值判断的,如果在语言上使用不当,就会使病人承受超出生理范围的负担。以今年出现的非典病例为例,不幸的患者被媒体称之为“宋某”等,这至少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为何不能称呼他们是“杨先生”或“魏女士”之类呢?难道他们的人格因患上此病而打了折扣以至只能以这种方式被媒体提及?(《中华读书报》5.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