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归”缘何成了“海待”

2004-06-0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年来,“海归”手持洋文凭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日益突出。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留学只是少数精英人才的专利,当时很多人都留在了国外,即便回来的也基本上是体制内吸收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国热开始升温,人员组成也日渐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回国成为一种潮流。当时的“海归”们也一度

炙手可热,动辄年薪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国内外的技术发展趋于同步,笼罩在“海归”头上的光环渐渐褪色。“要能力不要背景”成为很多老板的共识,一些“海归”的心理期望值过高,导致他们在和本土人才的竞争中无法占据上风。

加中经贸理事会理事长白宁认为,去国外上学并不代表你的就业能力提高了。他建议“海归”们回国后,不要太看重第一份工作做什么,薪水有多少,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海待”现象可能会发出人才过剩的错误信号。中国并不是人才大国,是缺人才的,真正的人才决不会“过剩”。目前的人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用人机制不够完善,人才中介业务也不够发达。(《深圳商报》5.3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