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英国人如何保护“长城”

2004-07-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英国也有一座长城,那就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于公元122年下令建造的哈德良城。哈德良城长达73英里(117公里),宽8至10英尺,高15英尺,统治者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罗马人与野蛮人分开。从建成后到公元383年弃守,它在26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西北边界。哈德良城规模远逊于中国长城,建造时间也晚了数百

年,被罗马帝国军队放弃后未经增修,其毁坏程度比中国长城严重得多。尽管如此,哈德良城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与中国的长城平起平坐。

记者幸运地在“哈德良城管理规划”负责人、考古学家保罗・奥斯汀先生热诚的陪同下,由西向东,长驱百里,得窥哈德良城壮观风貌,对其保护工作,也得到较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保护注重每一个细节

一路行来,记者深感哈德良城的保护,细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例如,在为旅游广告选择景点照片时,会有意识地避免长期使用同一景点的照片,间接地促使游客分流,防止一些“敏感脆弱”的景点因游客过多受到损害。对最热门的景区,则与有关各利益群体达成“可容忍的改变限度”协议。为保护长城附近草场,或者给农场主补贴,或者以其它方式鼓励牲畜的冬季室内饲养。甚至,各个景区还会定期移动景区的介绍牌,以免牌前草地被游客踩秃。奥斯汀先生说,每年春季和秋季,他们都会查勘哈德良城,并选择同一地点进行拍照比较,检查其维护状况。

要重建或仿建长城吗

和中国长城一样,“重建”或“仿建”在哈德良城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中,也是一个敏感和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奥斯汀先生说,任何世界遗产,其价值完全在于它的真实。完全使用原来的材料,恢复其原有形态,仍能保存遗址的真实性,这是可以容忍的,与仿建的性质又有根本的分别。他认为,不论“重建”还是“仿建”,其目的应主要是为了保护遗址,并帮助游客加深对世界遗产的历史背景和独特价值的理解。其前提则是原址业已经过充分的考古发掘。并且,仿建物决不能覆盖、取代或破坏原址。以新覆旧,以假乱真,是一种严重的破坏世界遗产的行为。哈德良城仿建部分极少,其中最主要最醒目的仿建是坐落于纽卡索港口附近的要塞门楼。门楼之后,则是一大片哈德良城城堡考古发掘遗址,仅剩下高度不超过膝盖的墙基。这片遗址,和其他哈德良城遗址一样,都严格保持考古发掘出来的原貌,连一块石头都不曾随意移动。

保护与利用良性互动

与中国长城保护相比,哈德良城保护具备的最大优势也许就在于此:许多农民本来就世代在此居住,对自己的家乡有很深的感情与自豪感,再加上上有法律(损坏哈德良城者不仅会被罚到倾家荡产的地步,而且还有牢狱之灾)管束,下有旅游带来的利益驱动,哈德良城保护因而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哈德良城在制订新的管理规划时,也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可持续的农牧业发展,哈德良城所在人文与自然景观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对哈德良城保护构成严重打击。奥斯汀说,绝不能把当地居民和他们的经济活动视为遗产保护的敌人,相反,应当考虑到他们的需要,以此获得他们的理解与合作。

《参考消息》7.1 徐剑梅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