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就业率造假:高校“政绩工程”

2004-09-2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2日,北京地区2004届毕业生全员初次就业率为89.43%,其中研究生为92.84%,本科88.44%,专科生(含高职)为88.45%。从数据看,整体情况好于去年,且已提前超额完成教育部到8月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

然而,89.43%的“就业率”有没有水分呢?

记者在

北京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看到两份统计数据,一份是实际已经签了工作单位的学生,有20名;另一份是已经“有着落”的,估计有40人左右,而后者是上报的或者公开出去的数字。一名学生说:“我们系去年的就业率据说是75%,可实际一个班在统计数字截止时就业率连55%都不到。”

北京某著名高校2004届本科毕业生小杨向记者透露,他们全班30名学生当中,只有7名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但学校“统计”出的就业率却高达80%,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能提供一个“就业意向”,这些证明都是通过关系搞的,本人根本没找到用人单位。

有些学生不想考研也不想找工作,有些学生自身有专长想做个自由职业者,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好想自主创业,但为了不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学校就暗示学生找个单位“接收”,找个单位给开个假证明,也算是给系里的就业率填了一个数字,让老师可以对学校和社会有个交代。

现在北京各高校都很重视就业率。因为每个学校每年都有一个就业率的统计,就业率越高代表学校的教学水平越高,对于招收下届生源就能很好地‘现身说法’。

学校如果就业率低,会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后续的生源,学校领导也抬不起头来,有些系或专业还有可能被取消或合并。这是一些高校在就业率中掺假的直接原因。

《新华每日电讯》9.20 李松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