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浙江共享公共财政农民就地变市民

2004-11-1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高家堂是浙北安吉县深山坳里一个小山村。这里一栋栋色彩淡雅、样式别致的小楼镶嵌在苍翠的竹海之中。水泥路通往村外,石板铺设的小径连着家家户户。夜幕降临,路边太阳能路灯自动亮起,不时传来相互串门的村民们的笑声。村里在县政府的帮助下,投资300多万元引进美国污水系统项目,处理村民80%以上的生活污水。

这是浙江省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越来越多的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不再把离乡进城作为进入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而是就地享受城市化的文明成果,变成了令人羡慕的新“市民”。

近年来,浙江省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两个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把城市设施和文明向农村延伸。数以万计的农民告别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旧村落,搬进花园洋房式的新社区。仅今年上半年,浙江农村公用事业和科教文卫基础设施的投资就达到310亿元。

更让留在当地的农民安心的是,一个涵盖城乡、逐步并轨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现在,浙江省共有82.7万农民被列入低保对象,31.7万人领到了基本生活保障金;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每人每月领取二三百元的基本生活保障金;近60%的农村孤寡老人实现了集体集中供养;低保家庭子女上学实行15年教育学费全免;全省1500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说,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是重城市,轻农村,亲工业,疏农业,促使农民向城市集聚。而城市文明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不仅减轻了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城市带来的压力,而且使城乡在共享现代化成果中实现了新的和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