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制作”是戏曲的灾难

2004-12-3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现在戏曲院团,大多都敢为天下先,排戏必‘大’。眼下哪家剧团排新戏,不投入几百万元?这样下去,只能使戏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戏曲大制作风行,便是戏曲的灾难!”在近日举行的“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表演艺术研讨会上,刚获第15届“白玉兰戏剧主角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对目前戏曲的现状不无忧虑。“

一桌两椅”也能得奖

孙毓敏参评的京剧《陈三两》是一出从河北梆子移植的剧目。舞台上,是干干净净的一桌两椅,通过唱、做、念、打这些京剧本体的手段,很好地展现了京剧荀派艺术和孙毓敏个人的艺术魅力。排出这折戏,总共只花了几万元。

孙毓敏说,中国戏曲是写意为主,舞台上依靠演员的表演来点染环境,以表现戏曲空灵之美。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搞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通过盖叫天的虚拟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看到了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都用实景表现,则韵味全无,戏曲相比电影等艺术品种的独特魅力也就没有了。移植改编更易成功

孙毓敏说,现在,剧团大多是一团一个戏,谁也不染指别家的好戏。这跟戏曲评奖的导向有关:只有剧团自己创排的新戏才可能得大奖。而中国戏曲历来就有剧种之间进行移植的传统。如昆曲《十五贯》,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白蛇传》、《杨门女将》,黄梅戏《天仙配》等,都是在传统戏基础上进行整理改编才得以成为传唱至今的作品。对一些基础好、具有再创作潜力的剧目进行加工修改,就如同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远比新垒炉灶、排台新戏更有成功的可能。

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说:“移植不仅成本低,而且最符合戏曲流传规律。不同剧种之间反复移植,新戏在一代代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打磨,逐步变成老戏,最后才能出几部经典。” 《文汇报》12.26刘小军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