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难以消除的校园伤害:语言暴力

2006-02-1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日,中学生王宇提起上学期期末遇到的一件事,仍觉得很郁闷。在学校例行的检查中,教导员老师因为他头发有点长,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斥责道:“你这个有人养没人教的……”

这当头一棒的一句谩骂,专家称之为校园语言暴力,它既发生于师生之间也出现在同学之中。

近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

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结果显示,有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和18%的高中生遭遇过教师的语言暴力。统计发现,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和39%的高中生认为,教师的语言暴力对其造成了心理伤害。

专家认为,教师队伍乃至整个社会未完全形成尊重未成年人人格权益的保护意识是校园语言暴力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教师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造成语言暴力的内因。

当前教育体制中引进的激烈竞争,比如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使教师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再加上教师承载了社会、家庭太多的希望和寄托,但收入、住房、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却不很理想,付出大于回报使他们心理难以平衡。

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中“严师出高徒”、“打是亲、骂是爱”等观念的影响,也使得很多时候学生和家长对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敲打”表示纵容和理解。调查中,有22%的小学生和2%的中学生甚至认为语言暴力能在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青年报》2.1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