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九大关键词梳理“两会”脉络

2006-03-2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06年两会的巨大影响,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持续发挥作用。

关键词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概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

入;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等。

点评:大量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真金白银”的投入表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今年将全面启动,这是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的生产关系方面着墨不多,表明了中央在这个问题上的谨慎,也为农民发挥自己的首创精神留下空间。

关键词2 创新型国家

概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点评:中国必须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不创新就无法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不可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第二,中国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不解决发展就难以为继,只有靠科技进步,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出路;第三,中国的民族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不创新就必然会在竞争中败北。

关键词3 环境能源

概述: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要将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

点评:中国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浪费。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表明中国在节能降耗上有巨大的潜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能源经济学的重要指标,但把它上升到经济政策这么重要的位置,在世界各国中是罕见的,这意味着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关键词4 社会保障

概述:今年国家将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

点评:国家提高养老金和低保补助标准主要是基于这样几点考虑:第一,和谐社会需要防止中国日益严重的贫富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第二,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民应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命题中应有之意;第三,中国经济能不能继续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内需能不能启动。目前过度依赖外贸和投资来拉动的经济,不仅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也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第四,促进国内各人群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的平衡;第五,在解决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中,也需要做好社会保障。

关键词5 教育

概述: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国家将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要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点评: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其实是带有“还账”的性质。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和义务教育同样严重,高额收费已经将贫困家庭的子女阻挡在大学门外,使贫困出现了“代际转移”的情况,也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6 医疗

概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主要应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三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点评:从长期来看,实行全民医保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途径。从短期来看,在城市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应尽快推广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应急的措施,应该实行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农村服务的制度,以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关键词7 就业难

概述: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一五”规划中,促进就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点评: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出现的就业难,主要原因:一是劳工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二是因为近年来由于片面强调比较优势,中国在国际分工中,被锁定在产业链的末端,白领工作岗位大大减少。要缓解就业难,只有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8 贫富差距

概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点评:财政部向人大提交的预算报告披露,中国政府2006年将投入数千亿元,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的城乡居民,直接受益者逾亿人。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变化。

关键词9 幸福指数

概述: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作为心理学与经济学领域交叉后的产物,“幸福指数”已经成为国际上衡量一国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幸福指数”也成了全国两会委员、代表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点评:两会将国际通行的“幸福指数”纳入地方发展目标,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和理念背景。近年来经济增长逐渐偏离了“人”这个最本质、最终极的目标。要改变这种情况,必然要求发展目标对“人”的回归和关怀,要求我们的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建立在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基础之上。 (《中国商报》3.2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