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警惕“经济人假设”的滥用

2006-05-0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有一个核心前提假定:人都是自利的,都是追逐个人私利的理性利己主义者,“经济人”是人亘古不变的、永恒的本性。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把“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这一论断作为研究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但在西方,“经济人假设”是被严格限制在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内的。而在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的

过程中,却出现了将这一理论“假设”滥用的现象。

一些人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假设出发,公开宣传“人为财死”的“经济人”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的驱动下,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推崇私利的社会价值观取向。如在国企改革中推行的管理层收购,成了对财富的瓜分;以融资为其本质的资本市场变成了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企业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对自然的掠夺和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却很少顾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成本的剧增。

其实,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就已意识到了“经济人假设”将带来的不利后果,从而把注意力转向了经济学研究中应如何去建设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道德伦理问题。针对中国社会存在着的“经济人”概念被滥用的现象,布坎南就警告说:“在转型期社会里(例如眼下的中国大陆),不同于在成熟市场社会里(例如英国和美国),经济学家似乎掌握着太大的‘话语霸权’,似乎无意中压制了道德哲学的声言。仅此一点便足以提醒中国的经济学家:没有了道德哲学的经济学正如同失去了目的的手段:‘不讲道德的经济学’移植到中国语境里,很有可能塑造出‘未启蒙的利己主义’经济行为。”

(《社会科学报》4.20马涛文)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