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民大会堂的回音处理

2006-05-1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马大猷,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曾成功地解决了人民大会堂的音质问题,以下是对他的访谈。

北京人民大会堂是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会议场所。在音质设计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回声。假如不作

处理,各个回声互相干扰,根本就没办法开会。于是我就按照分散声源的原则,在每个人面前安一个小声源,这样就可以避免干扰,每个人主要听自己面前的声音就可以了。

人民大会堂当时还没有建,音质实验用的是模型。一种是1:10的模型,相当大,人可以进到里面去模拟各种东西。另一个模型比较小,可以放到桌子上。为了模拟大会堂里的声音,就要把声音的波长缩小,所以要用超声波来做实验。在大厅基本建成后,我们还做了清晰度的实验,就是人在讲台上发出一个声音,看在会场各个点实际听到的声音是怎样的。

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和演出对音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开会时所采用的分散系统不适合演出,因为扬声器太小,发出的音质不够高,只适合处理讲话的声音。音乐演出要用到立体声系统。在舞台顶部的两边设两组扬声器,人在左边讲话,左边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大,听的人就觉得声源在左边;人在右边讲话,右边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大,听的人就觉得声源在右边;人在中间讲话,两边同时发出一些声音,听起来就像身临其境。这是一般的办法,但在大会堂用不行。因为大会堂讲台的宽度有三四十米,两边的声音传过来就会成为回声,所以不能直接用立体声系统来传输。

于是我独创了一个方法。把同样的信号送到两组扬声器里,两边发出同样的声音,听起来还是有回声,于是就在中间再加一组扬声器,也发出同样的声音。这样听到的就是三个最大相差50毫秒的声音,而人是分辨不出相差在50毫秒内的相同声音的,所以听到的就是一个连续的声音,这样就没有回声的感觉了。

如今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大家》薛继军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5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