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端午佳节话民俗

2006-06-0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端午节究竟起源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五月正当夏季来临,蚊虫滋生,疾病开始流行。在古代缺乏医疗设施的情况下,很忌讳这个时令,称此月为“恶月”,为了预防疾病,人们通常采用巫术手段加以禳解。端午习俗中的许多节物、许多的事象是与此联系在一起的。如:

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粽子花样

繁多,多用于祭祖、敬神和馈赠亲友。

悬挂菖蒲、艾草。以往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房门上悬挂菖蒲、艾草借以避邪。菖蒲的叶子又直又长,像一把双刃宝剑,悬挂在门口自然起到防护家宅安宁的作用。

艾草,是菊科多年生植物。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采之入药,可以防病治病。在端午日人们还将艾蒿做成人形、虎形立于房门两侧,也有用红纸剪成虎形,称为“艾虎”,贴在门上或床头,用于避邪。

喝雄黄酒。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

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习俗,春秋战国后和纪念屈原发生了关系。龙舟竞渡实际上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巫术仪式。在浙江武义地区端午节不划龙舟,而举行一种叫做“推龙船,送瘟疫”的仪式。在五月端午节这一天,用一条扎制的龙船送鬼。民间有“端午船不推,瘟病要发生”的说法。

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个不言的事实是中国端午节习俗正在衰微。目前除个别地区和民族外,大部分地区人们的节日意识在逐渐淡化,端午节俗的一些传统的项目已经消失。虽然吃粽子的习俗还在保留着,但悬挂菖蒲、艾草,饮雄黄酒,戴五色缕等习俗几乎绝迹;甚至粽子也已不再是节令食品,在大城市随时都可以买到。

端午节的文化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巫术避疫驱邪――生活愿望(情趣)体现――文化娱乐(竞技)开展,是端午节俗演变的轨迹。(《光明日报》5.2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