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刘默涵:走出心灵的贫困

2006-06-0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刘默涵的故事在北京大学广为流传――这位来自河北无极县农村的历史系三年级本科生,创立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基金,一年多来已帮助了37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

被中学开除的“坏学生”

默涵12岁那年,父亲去世。上初中时,因为没能按时凑够学费,默涵与老师发生口角,

被学校开除了。病弱的母亲四处奔波,默涵终于在另一所中学复学了,但一向性情温柔的她变得沉默、尖锐,动辄便向他人发起攻击。

班主任丁俊芬老师决心为孩子重塑自信。她告诉默涵:“这个世界上比你苦的人有很多,你永远都不是最苦的那一个;但是通过努力,你可以做最幸福的一个!”

丁老师鼓励同学们同默涵交往,说服学校减免了默涵每年数百元的学费。默涵爱上了学校生活,成绩突飞猛进,两年后,她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

“自尊、自信对于在贫困和苦闷中挣扎的人来说太重要了。”刘默涵说,在她“溺水”的刹那,是丁老师递来了爱的“救生圈”。

一天只吃3元钱的饭菜

2003年,19岁的刘默涵考上了北大。母亲说:“把房子卖了吧,说什么我也要供你读大学。”刘默涵抹着眼泪坚决反对。

关键时刻,河北省福利彩票中心向她捐助了3000元,亲戚朋友们拿出一大堆各种面值的零钞,数千元学费奇迹般凑齐了。到学校的第二个月,默涵便找了一份家教工作。她成了家教中心最抢手的小老师,最多的时候,同时兼三份家教。

为了省钱,默涵“规定”自己一天只吃3元钱的饭菜。她利用周末到博物馆做解说员,晚上又匆匆赶去做家教。刘默涵不仅完全解决了自己上学的各种费用,还每年带回1500元供家用,并给妹妹攒够了上大学第一年的几千元学费。

一年多来资助37名同学

2005年寒假回家,刘默涵在无极县中学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办学习班筹到了4110元,为14名家境贫困的高中生分别发放了100元、200元不等的助学金。这次行动成为“默涵助学金”的发端。

当地媒体报道此事后,很多人表示要直接捐助刘默涵本人。默涵婉言说服人们将善款投入到“默涵助学金”上。迄今为止,她用“默涵助学金”筹到的12700元资助了37名同学,同时还为4位同学找到了长期资助人。

“默涵助学金”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企业想参与助学金。默涵认识到,个人是渺小的,要做好这件事情应该依靠一个成熟的团队。于是,她加入了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默涵助学金”也成为协会的重要执行项目。

北大助学办公室主任杨爱民说:“刘默涵的经历最令人深思的是:在被不幸击中时,灵魂如何保持站立的姿势;在走出物质贫困的同时,如何让心灵也走出贫困?”(《北京日报》5.29)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