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贫困―铤而走险造黑枪的根源

2006-06-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地处贵州偏远山区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竟有10个乡镇的15个村涉及非法制贩枪支,其造枪时间长、规模大、品种全,已成为全国两大黑枪制贩基地之一。而制贩枪支者往往又是贫困村中的贫困户,为了生存而不惜铤而走险。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松桃县政府就一直加强缉枪严打工作,但未能治

本。当地基层干部认为,要根除“枪患”必须针对这一特贫地区的情况,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的脱贫问题。

制枪贩枪黑三角

据了解,由于是苗族聚居地,松桃县历史上就有造火药枪的传统。加之地处偏僻、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缺乏适宜的致富门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当地部分贫困村民便开始以造枪贩枪牟利。一支枪成本很低,约为100元,而卖出去却高达两三千元,甚至四五千元。现在当地的造枪技术不断改进,能仿造出精巧的64式、54式手枪,甚至连发八发子弹的枪,成为其他地方黑恶势力的重要购枪来源。

随着1993年以后打击力度的加大,黑枪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扬,平均上涨了500元左右,几经倒手后甚至能达到上万元。一些犯罪分子为了高额利润不惜顶风作案。

由于地处湖南、重庆、贵州三省市交界,为谋求暴利、逃避打击,制贩枪支不法分子不断在邻近地区寻找新的造枪窝点,与公安机关展开“游击战”,形成了制贩枪支“黑三角”。不法分子的行动也越来越诡秘,加大了公安机关侦察和打击的难度。

黑色经济与深度贫困伴生

松桃县太平乡是6个非法制贩枪支最突出的乡镇之一。村支书吴邦正介绍,该村自然条件极差,1439人仅有500亩田和200多亩地,人均不到半亩。村里95%的房子为木房,大多数为五六十年前盖的老房子,有的甚至上百年。吴邦正说:“去年村里人均收入只有400多元,有的村民连粮食都不够吃。有的村民生病拖了几十年也没敢到大医院就诊,只能找些止疼药吃着。”

近年来,村里有6个人因为制贩枪支被判刑。而据介绍,这6户人家都是村里最穷的。因制枪被判刑十几年的村民罗强(化名)一家三兄弟十五六口人全挤在一个十平米左右的破房子里,屋内只能人挨人地睡,床位不够,还在本来堆柴草的木阁顶上放了三张床。罗强一家分的田和林都比较少,平时烧柴都是靠到邻居家的林里去砍。他制贩枪支一年也就能赚五六千元,主要用于买粮食维持全家生活。2001年,罗强被抓捕判刑,最小的孩子生病后因无钱医治而死亡。随后,老婆离家出走,丢下两个孩子没人管,只能靠亲朋好友救济勉强度日。

记者调研的另一个“造枪村”的基本情况是,人均土地只有0.8亩,人均年产粮食只有400多斤,年纯收入不到700元,不通公路,信息闭塞,从乡镇到村里走路要四个多小时。

其他“造枪村”情况也大体相似。15个涉及制贩枪支的村都是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一带村民铤而走险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缉枪与扶贫必须结合

一些公安干警告诉记者:我们常常是边抓嫌犯边流泪,他们犯法必须要抓,但看到他们家徒四壁的贫困,又真的让人心酸。

贵州省一位长期研究贫困问题的专家认为,松桃制贩枪支久打不绝的深刻原因,就是在松桃这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程度低、自然条件恶劣的极困地区,无论产业扶贫还是外出打工等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脱贫方式都难以发挥作用,这些贫困农民难以在上述扶贫方式之中找到其产业位置。

村干部反映,扶贫工作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但对特困人口常年性的扶持太少了。例如每个季度的救济粮很有限,一般是每户三四十斤粮食,而且只能发放给最贫困的几户人,与救济需求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他们期待适宜的扶贫发展模式。(《新华每日电讯》6.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