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由爱生恨年轻护士“醉”杀恋人

2006-06-1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天堂来信”锁定凶手

27岁的姜楠身高1.80米,国字型的脸有棱有角,素有“徐州第一帅哥”的美誉,在江苏省徐州市一家贸易公司任部门经理。2005年3月20日,姜楠突然不知去向,引起全家人的恐慌。

3月24日,姜楠的家人接到当地公安机关的电话,通知他们到徐州市医学

院附属医院“认尸”。

姜楠莫明其妙地“醉死”在医院,姐姐姜雯颇感蹊跷,她将弟弟的尸体冰冻起来拒绝火化。当得知是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子把弟弟送到医院时,姜雯心里一惊:难道是弟弟的女友张学燕下的手?

姜楠死亡一周后,姜家收到一封信,拆开一看,全家人顿时目瞪口呆!

信中写道:“亲爱的爸妈、姐姐,因为全家人都不同意我和张学燕的婚事,因此我决定辞职,携带学燕到外地打工。你们不必到处找我,我希望将来某一天,当我和学燕抱着孩子回家时,家人能够接受我们这对可怜的逃亡恋人……”

“的确是弟弟的笔迹!”姜雯瞠目结舌:姜楠已经死了,他难道在天堂里还会写信?姜雯一边四处打听张学燕的下落,一边向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申诉,要求对尸体重新进行鉴定。

尸体重新鉴定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法医除了在死者身体中检出乙醇(酒精)成分外,还在姜楠的肝组织中检出大量的苯巴比妥(安眠药)、利多卡因(麻醉剂)成分,而且还发现死者双手背和双足背有多处注射针孔痕迹。种种迹像表明,死者的女友张学燕有重大作案嫌疑!

8月2日,在安徽省宿州市的一所民房内,专案组将张学燕抓获。

恋爱受阻 女护士逃婚

今年28岁的张学燕从山东省一所卫校毕业后,在徐州市一家医院当护士。2000年10月,在一次舞会上,张学燕与姜楠邂逅,从此双双坠入爱河。

但这段恋情从一开始便磕磕绊绊。姜楠的父母对儿子带回一个身材矮小的女友十分不满;更糟糕的是,张学燕的父母也强烈反对女儿的恋爱,认为太帅的男人靠不住,担心女儿吃亏。

身处感情漩涡,张学燕义无反顾地同姜楠租房同居,其间,她两次为男友堕胎。

由于双方父母坚持“棒拆鸳鸯”,张学燕为了安抚父母,决定“妥协”。

2004年12月28日,张学燕与一个叫熊子扬的老实巴交的男人举行婚礼。洞房花烛夜,熊子扬大惊失色:新娘不翼而飞,梳妆台上留着张学燕已经签字的《离婚协议书》。当晚,头披婚纱的张学燕直奔姜楠的住处。

“迷幻药”套出秘密

逃婚后,张学燕便开始筹划自己的第二次婚礼。为了早日拥有一套新房,2005年3月10日,在跑遍了徐州市大大小小的楼盘后,姜楠在市区的一个小区看中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二手房,房主要价27万元,且须一次性付清。张学燕认为房主的要价太离谱,而姜楠却铁了心要买,两人第一次发生了争执。

第二天,张学燕再次和姜楠找房主协商付款方式问题,因为她的存折上只有8万元现金,而姜楠又不愿意出一分钱。但房主仍坚持一次性付款,姜楠不仅不讨价还价,还当场与房主草签了购房协议。

张学燕对男友的反常做法心生疑窦,她不明白男友为何对那套高价且一次性付款的二手房情有独钟?

3月12日晚,张学燕极尽温柔地劝姜楠喝酒。几杯酒下肚后,姜楠面红耳赤,他告诉张学燕:那套二手房是他朋友的,所谓的签订买卖协议,实际上是他和朋友“做笼子”,目的就是要阻止张学燕买房。原因是张学燕已和别人登记成为法律上的夫妻,而且有那么多客人参加了婚礼。因此,姜楠觉得自己头上被戴上了一顶“精神绿帽子”,感到非常压抑……

那天晚上,张学燕问什么,姜楠就顺着话题回答什么。

原来,张学燕在男友的酒中下了“迷幻药”,试图揭开姜楠执意购买高价房的秘密。没想到,这一审竟审出了另一个更大的秘密:“有个叫阿岚的女孩喜欢上了我。”听后,张学燕的心像针扎一样。瞬间,张学燕作出了一个决定。

精心策划最后晚餐

2005年3月13日,张学燕突然提出分手并向姜楠发出邀约:“我们吃顿分手饭吧。”

张学燕为这道最后的“晚餐”做了充分的准备:她以徐州泉山区广仁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名义,从江苏恩华和润医药有限公司购买了苯巴比妥20瓶、利多卡因注射液40盒、白酒2瓶。

3月20日晚7时许,姜楠如约而至来到张学燕的租住房。在推杯换盏中,早已动了杀机的张学燕在酒中再次投放了“迷幻药”,诱导姜楠鬼使神差般地给父母和姐姐写了一封“辞别信”。

3月21日早上,从醉意和迷幻中苏醒的姜楠,觉得鼻窦炎好像复发了,要求张学燕给他打点消炎药。

张学燕迅速将事先藏在出租屋内的安眠药和麻醉剂取出,将利多卡因(麻醉剂)、苯巴比妥(安眠药)配到输液瓶中,通过输液滴注到姜楠体内……

为了制造姜楠在外地的假象,张学燕在逃亡途中从济南寄了一封信给姜楠的家人。

2006年2月13日,张学燕被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并赔偿死者父母死亡赔偿金及其他经济损失22万余元。

(本文除张学燕外,其他人均为化名)

(《家庭生活报》2006年第67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