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迷信“海归”到尽头

2006-06-1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许多科技工作者和科研体制研究专家指出,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科技造假事件,折射出当前科研人才机制存在的诸多偏差。现在必须打破“海归”迷信,把好人才引进和使用的关口,不要热衷于制造科技明星。

  留美博士没有特异功能

同济大学超大规模电路研究所所长林争辉教授,2000年时

任上海交大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所长。当时,一位留美博士找他,希望能够留在他的研究所里。林教授说,他毕业时间不长,我们要“海归”,也希望是有长时间积累的,美国的博士和中国的博士没有太多的差别。这位留美博士后来找了其他部门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并从事与林教授相似的科研,几年后,这位留美博士被查实在上海交大主持科研期间有科研造假行为。

要冷静客观评价“海归”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常委韩汝琦说,跟国内培养的学生一样,“海归”的情况也是各种各样,业务上差得很远,高下之分很厉害。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吴德馨说,搞我们这一行的,出国的人大部分不回来,因为找工作太好找了。我们培养人都是全面的,从设计到工艺、测绘都会,哪怕在外面就是干一个比较小的工作,干得好他也不回来。真正回来的,我敢说一流的人才少,我们对出国回来的人要知根知底。

现在有一些“海归”利用国内外信息不对称,伪造履历或者夸大自己的成就,因此,有关方面一定要做好引进人才的把关工作。一定要明白人才的背景,包括转化成果、所获奖项、学术界认可情况等。“造星运动”违背客观规律

华东师范大学唐安国教授表示,高校热衷包装“明星”,是一种错误的政绩观的体现。眼下高校引进人才一般是少数几个人说了算,高校为了吸纳人才往往开出很高的薪水、优厚的待遇,这就容易造成参与竞聘的人造假。因此,高校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引进和培养人才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搞大跃进。

金钱不是万能的

利益驱动不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清华大学自2002年开始从国外聘请百万年薪的讲席教授,实际上是“讲席教授组”,100万元挂在某个教授名下,规定他必须在这里呆够9个月,但实际这个组里的人加起来9个月。许多教授就利用学术休假来这里干活,现在彻底从国外辞了职回来工作的基本没有。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说:“利益驱动的创新是走不远的,走着走着就可能走向黄禹锡。热爱才是创新的最大驱动。我们要培养伽利略还是黄禹锡?伽利略有伽利略的培养法,没有人悬赏多少万要他破解科学难题,他搞科研也不是为了什么国民经济意义,他就是喜欢干事,闲不住,喜欢挑战权威,而我国目前能有这样的环境培养伽利略这样的人吗?” (《?望》2006年第23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