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联老大哥”代印人民币内幕

2006-06-1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货币的印制从来都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不会让别国来插手。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却曾请苏联帮助印制第二套人民币中三种面额最大的纸币。

近日向公众开放的外交档案揭开当年内幕。

苏联印制的唯一的3元面额纸币已经绝版

周总理亲自指挥

1952年4月初,我国的第一套人民币仅流通了3年零4个月,发行新人民币的准备工作已在紧锣密鼓进行。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亲赴莫斯科,于4月6日与苏联方面谈妥了代印人民币意向。参与相关事务的人员,中方还有我驻苏大使张闻天。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了全过程。

为什么要印制新人民币?张闻天对苏财政部长兹维列夫作这样的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已迅速消除。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恶性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0000元),单位价值较低。而且,纸张质量差,券别种类繁多(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较严重。由于中国近年来物价稳定,政府作出了改革币制的决定。苏联技术及印制条件都比我们高明,我们想请使用于卢布上的奇异技术用于我国新币上。”对于中国政府提出的请求,“老大哥”的态度是热情、积极的。

钞票面额从大变小

最初,我国政府向苏方提出的印制票面额为100元、50元、10元、5元四种,总金额40亿元;但7个月后,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电报,通知苏方改变印制方案,提出“采用不超过三元和五元的票面”。对此,兹维列夫表示,现在票面额改小,总金额反而加大到45亿,按要求时间完成很困难。

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叶季壮解释说:“我们也知道改不大好,但这是不得已。增加三元券的理由之一,是可以少印一元券;40亿改成45亿,是因为过去计划少了。”

国内为这套人民币的印制送去国徽、行长图章钢板和各民族大团结、石雕和敦煌照片等。

增印十元券; 票面不要“兵”

1954年4月12日,张大使又向苏方提出了“新印十元券20亿元,计2亿张,1956年内全部交齐”的口头请求。

对于印制计划的再次改动,当我方问是否给苏方带来了什么困难时,苏联财政部副部长兹洛比回答:“困难当然有,不过是可以克服的,算不得什么。”

后来,十元券的图案由原来的工农兵图改设计为工农图案。当时的立意很明确:战争过去了,要和平建设,要维护世界和平。

满洲里交接严加警卫

苏方代印的人民币全部如期完成。自1953年9月底起,装有成箱人民币的列车一次次从莫斯科开出,前往满洲里。货物品名被写成“技术装备”,发货者是苏联木材公司,收货方为满洲里入口公司。“全部车辆严加警卫,护送至我站台。”中苏双方的交接在满洲里火车站的列车上进行。

当首批三元券即将启运时,苏方特别提醒:“希望中方多准备诚实可靠的接受人员及警卫人员以及搬运工人。但对他们应严守秘密,不能讲出箱中所递为何物。”

为慎重起见,交货俱在白天进行,以免意外。“接运”车辆应选最好者,不能有裂缝及漏水口,车厢两端应有小平台,供警卫人员站立之用。“在中国境内运送时,切勿泄露苏联财政部或国家银行字样。”对于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经验还不足的“小兄弟”,苏方确实展现了“老大哥”的风度。

到1957年十元券全部交清,中苏双方共在满洲里交接人民币9批次。

(《新民晚报》6.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