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易中天现象是学者的僭越吗

2006-06-2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易中天教授在央视的“百家论坛”节目中大话“三国”,拥戴者甚多;以此讲演稿写成的书稿,以26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被出版社竞争。于是,有人认为易中天是电视忽悠出来的怪胎、是史学界的悲哀,反对者及疑惑者兼而有之,众说纷纭。

反对和疑惑者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教授不搞学术研究,而热衷大众传媒,这样的学者明

星化到底应不应该;学术研究沦为常识的普及乃至通俗的演绎,甚至如易拉罐的快餐式文化特征、无厘头的轻松方式,是不是误人子弟,是不是学术的堕落。

如今面对易中天现象的谈论,其中含义之一,以为这是知识分子不务正业的典型,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务正业还能够获取如此近乎天价的收入。这样文化现象的讨论,除了有对易中天教授由“三国”而致富隐隐的“酸葡萄”心态之外,更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的学术界的某种小圈子心态。

易中天文化现象的讨论的某种偏颇,向我们说明的另一点,是刻意强调学者――读者――普通百姓关系的疏远。问题是,害怕如易中天这样的学者的僭越,甚至不允许这种僭越,成为了某种公共心态之一,而在这种心态中,大部分并不是来自普通大众,而是来自某些知识分子自身。

在一个多元文化存在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严谨的分工,需要各司其职,也需要易中天这样学者的僭越。这样才是我们文化包容与丰富的表现之一,是我们知识分子的理想状态之一吧?(《文汇报》6.2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