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

2006-07-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第一次听到蒙古族长调,是10年前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演唱者定是骑在马上,否则怎么会唱出如此感人的律动?

10年后再听长调,是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室里。半个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使长调的传承从民间走进了学校。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保存长调艺术的最佳途径;有人担心,长调

艺术会因此失去它的原生态。

  长调传承进学校,民间大师功不可没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是国内学习和研究长调艺术的最高学府。院党委副书记毅力老师介绍:第一个把长调引入学校的,是民间艺术大师昭那斯图。他先于1959年应邀到内蒙古中专艺校授课;1965年又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讲学一年。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民间大师,登上大学讲台,为师生们讲长调的唱腔、唱法、艺术内涵。长调作为一种声乐流派,在民族唱法中有了一席之地。

音乐教育家莫尔吉胡在担任内蒙古中专艺校校长期间意识到:要使长调从实践教学变成有科学理论体系的学科,需要有一批既懂长调,又有音乐理论修养的人才。在他的建议下,自治区文化厅派出一批年轻教师,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为长调艺术纳入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打下了基础。

  用科学发声唱长调,有分歧没争论

长调牧歌,早在18~20世纪初就已非常流行。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几乎没有不会唱长调的。但几百年来,它的继承方式都是口口相传。一位艺校老师说:“现在听到的长调已不是原生态的了,那些刚从牧区来面试的孩子唱的才是。到学校让钢琴一定音,一练声,唱出的长调就不一样了。”

一位被誉为“草原雄鹰”的长调民间大师说:“民间哪里知道什么高音、中音、低音,就是唱着唱着找感觉。长调的气息有三层,第一层是小肚子,第二层是肚子,第三层是头腔。唱歌时,该用哪个用哪个。对于‘诺古拉’(装饰音),我觉得是没法教的。它要靠感觉,要根据个人条件自然发挥。不能像拧螺钉一样,固定的,那样唱就没味儿啦。”

巴鲁老师是昭那斯图大师的嫡传弟子,如今她已是内蒙古大学长调教学方面的顶梁柱。她独特的教学法,除了继承昭那斯图大师的方法,还糅进了她在中央音乐学院学到的科学发声法。巴鲁老师认为,这种结合使练声的效果更好了。

那么牧民怎么看呢?大学三年级的浪腾苏都是巴鲁老师的学生。每年假期回牧区探家,她少不了要唱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听。人们表示:“(在学校)学过的和没学过的就是不一样!”长调的高音区、超高音区比一般民歌多得多,意大利专家曾惊叹:“真正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原来在这里!”没受过训练的牧民只有特别出类拔萃的才唱得上去,而受过科学发声训练的学生普遍都唱得上去。

内蒙古大学从1997年起,关于长调的各级科研课题就没断过。研究的范围囊括了长调的历史、记谱、唱法、地域特色等。今年3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正规的长调教材。从自治区到各旗各院校年年举办的长调演唱比赛,无不提醒着社会各界新一代长调歌手们不要忘记对艺术的追求。

(《光明日报》7.1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