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统文化不能只“活”在博物馆里

2006-07-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保护正遭遇危机。在国务院今年公布的第一批518个我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近八成未注册“中文.CN”域名,这其中不仅包括广为人知的京西太平鼓、中医诊法、梨园戏等文化瑰宝,也包括傣族泼水节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这意味着,我国大部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端午节”曾经

遭遇的危机,名分岌岌可危。如何利用互联网保护传统文化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中文域名(中文.CN域名)是含有中文的新一代域名,也是我国信息产业部域名体系公告中规定的中文顶级域名。中文.CN域名全球通用,具有惟一性,是用户在国际互联网上的门牌号码和身份标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而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使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日渐消亡。因此,如何让正在消失的却又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保存下去,将是下一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课题。民俗专家认为,如果传统文化不能融入人们现代生活,最终只能“活”在博物馆里。而互联网便是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现代生活的最好形态之一,新兴的网络传播将成为“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途径。

对此,互联网专家认为,由于中文.CN域名具有民族化、本地化特性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保护和宣传中华文化品牌具有明显优势。中秋节、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甚至京剧、越剧、秦腔等国粹以及传统的中华老字号,都可以借助中文域名建立网上文化品牌和宣传平台,从而进一步打造中华文化网络体系。

(《工人日报》7.1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