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父母“无为”乃大为

2006-08-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不要替孩子“为”

学生A的妈妈总是为A制定各种成长方案,特长训练、乐器考级、公共外语考试……孩子稍有不满她就唠叨:“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

学生B在竞选班干部的时候落选了。B的父母急了:如果孩子当上学生干部,不但有助于自信心的养成和能力的锻炼,各种机会也会

增多。贿选也要上!即使B觉得不光彩,为了不辜负父母的好意,还是要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称,这些都是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而选择的“为”。这种“为”不是让孩子自然地“有所作为”,而是替孩子“为”。不管孩子的意愿、兴趣,也不管孩子是否有天赋,就逼迫孩子走上父母认为应该走的路。因此,孙云晓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父母无为乃大为。

不要“强为”

湖南神童魏永康,母亲两三个月就教他认字,13岁考上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到学校后,知识掌握了很多,但自我管理能力却很差,最后退学回家……

“这些所谓神童,人工雕琢的痕迹太重,是父母当导演、当教练、当监工的结果。”孙云晓说,“无为”实质上是不强为,不妄为,尊重孩子的天性,按照潜能特点去培养孩子。父母的“强为”、“妄为”并不一定能实现孩子的愿望,很多时候倒是泯灭了孩子的理想,抹杀了孩子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尊重孩子是原则

孙云晓提议,凡是与孩子有关的意见,可以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哪怕这种选择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该尊重。允许孩子付出一些代价,体验一些错误,这对孩子的未来是有利的。“无为”并不等于放弃对孩子的责任,而是给孩子自由而广阔的空间,让他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中国青年报》8.1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